[发明专利]热管冷却式电磁除铁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46402.1 | 申请日: | 2016-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5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杨钢;夏侯国伟;陈建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电磁设备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1/16 | 分类号: | B03C1/16;F28D15/02;F28F21/08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管 冷却 电磁 铁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广泛用于矿山、电力、煤炭行业的电磁除铁器,具体是一种热管冷 却式电磁除铁器。
背景技术
电磁除铁器是与输送设备配套使用,用于除去混杂在物料中铁磁性物质的装置。
现有的一篇授权公告号为CN2548706Y,公告日为2003年5月7日的专利文件公开 了一种热管冷却式电磁除铁器,它包括位于外部的壳体、位于壳体内腔中的竖直放置的铁 芯、多组沿轴向方向分别绕在铁芯上的励磁线圈。相邻组励磁线圈之间夹有用于散热的多 根热管。多根热管的散热结构导致励磁线圈散热不均匀,散热效率较低。从而影响电磁除铁 器的除铁效果和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散热更加均匀、散热效果好的热管冷却 式电磁除铁器。
本发明的热管冷却式电磁除铁器,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腔中的铁芯以及沿轴向 方向绕在铁芯上的多组励磁线圈;所述相邻组励磁线圈之间夹有水平的热管散热装置;所 述热管散热装置包括一块左热管和一块右热管,所述左热管的右侧面和右热管的左侧面的 中心位置分别具有凹陷部,并且两个凹陷部对合形成一个供铁芯穿过的通孔;所述左热管 和右热管分别包括装有工作介质的内腔,所述内腔的中排列有多块与内腔的左右内壁垂直 的隔板,所述隔板的两端与所在的内腔的左右内壁之间分别具有一段距离,使得所述工作 介质在内腔的左右端相互连通;所述左热管的右部为蒸发部和右热管的左部为蒸发部,并 且所述左热管的左侧面和右热管的右侧面上分别连接有多根伸出励磁线圈的作为冷凝段 的冷凝管。将传统的多根热管设计成整块结构,工作介质在整个内腔中相互连通,散热效率 高;同时,块状结构的左热管和右热管与励磁线圈接触均匀,从而散热比以往的一根根热管 与励磁线圈接触的结构更加均匀。
为了进一步的,所述冷凝管为竖直向上弯曲的结构,有助于冷凝的工作介质快速 回流,从而提高整个循环散热效率。所述冷凝管的外端具有放射状结构的金属散热片,放射 状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热管冷却式电磁除铁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热管散热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热管散热装置的侧面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热管冷却式电磁除铁器,包括壳体01和位于壳体01内腔中的铁芯 02以及沿轴向方向绕在铁芯上的多组励磁线圈03;所述相邻组励磁线圈03之间夹有水平的 热管散热装置04;
如图2所示:所述热管散热装置04包括一块左热管041和一块右热管042,所述左热管 041的右侧面和右热管042的左侧面的中心位置分别具有圆弧形凹陷部,并且两个凹陷部对 合形成一个供铁芯02穿过的圆孔043;所述左热管041和右热管042分别包括装有工作介质 的内腔045,所述内腔的中排列有多块与内腔045的左右内壁垂直的隔板046,所述隔板046 的两端与所在的内腔的左右内壁之间分别具有一段距离,使得所述工作介质在内腔045的 左右端相互连通;所述左热管041的右部为蒸发部和右热管042的左部为蒸发部,并且所述 左热管041的左侧面和右热管042的右侧面上分别连接有多根伸出励磁线圈03的作为冷凝 段的冷凝管044。
结合图1和图2可见,所述冷凝管044为竖直向上弯曲的结构。所述冷凝管044的外 端具有放射状结构的金属散热片047。
所述左热管041和右热管042由铝板制作而成,冷凝管044由铜管制作而成,所述金 属散热片047由铝金属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左热管041、右热管042、冷凝管044和金属散热片 047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为一体。
所述热管冷却式电磁除铁器通过位于其顶部的挂耳安装在矿石或煤炭输送带的 上方,所述壳体的底面为吸附铁磁性杂质的工作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电磁设备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镇江电磁设备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64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