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顶管隧道及顶管隧道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41808.0 | 申请日: | 2016-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4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黎伟;苏伟;房营光;谷任国;欧振锋;陈沛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电力设计院;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刘培培 |
地址: | 51061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顶管隧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施工建造顶管隧道始发井;
S2、在顶管隧道的弧形转弯段外侧的形成加固层;
S3、施工设备安装,顶管隧道进行顶进作业;
S4、施工建造顶管隧道接收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管隧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 之前还包括在所述弧形转弯段的外侧形成待加固区域和注浆孔,所述注浆孔与 于所述待加固区域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管隧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 中,所述弧形转弯段的直径为d,所述弧形转弯段包括起始端和终止端,所述加 固层的长度范围为由所述弧形转弯段的起始端前0~2d处至所述弧形转弯段的 终止端后0~2d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管隧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 中,所述加固层的厚度范围为0.5d~3d。
5.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顶管隧道的施工方法建造的顶管 隧道,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管本体,所述顶管本体包括弧形转弯段,所述弧形 转弯段的外侧设有待加固区域,所述待加固区域覆设有加固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管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层的两端均设 有下倾斜面段。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管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层的材料为水 泥浆、砂浆或混凝土浆。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管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转弯段包括至 少两段管节段,两段所述管节段包括第一管节段和第二管节段,所述第一管节 段的一端面设有凹榫,所述第二管节段与所述凹榫相对的一端设有凸榫,所述 凹榫和所述凸榫配合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顶管隧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钢环,所述 连接钢环套装于所述第一管节段与所述第二管节段的接合处。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管隧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所述弧形转 弯段的延伸方向布置的多个加固机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沿所述弧形转弯段的 剖面设置、并交叉连接第一抗剪切件和第二抗剪切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电力设计院;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广州电力设计院;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180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杠杆型连接器
- 下一篇:燃料电池系统中的自适应压缩机喘振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