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地震解释系统的活跃用户挖掘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41547.2 | 申请日: | 2016-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0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宋志翔;何恺;陈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G06F1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11218 | 代理人: | 孙向民,廉莉莉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地震 解释 系统 活跃 用户 挖掘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矿产、油气、页岩油气及煤层气地震勘探与开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地震解释系统的活跃用户挖掘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多数计算机应用软件都会设置用户,并统计用户使用软件的频率,如果使用频率高,则将该用户定义为活跃用户。
地震解释系统是一种地震综合解释软件,目前有多种地震解释系统,例如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NEWS地震综合解释系统等。由于特定的应用场景,地震解释系统的活跃用户挖掘方式与其它通用软件有所区别。地震解释系统的活跃客户判断不能完全以登陆次数作为依据,还需要考虑用户的有效操作等因素。因此期待一种可靠及有效的数据挖掘方法,实现地震解释系统的活跃用户挖掘。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地震解释系统的活跃用户挖掘方法及装置,从而有效并实时统计出地震解释系统的活跃用户。
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地震解释系统的活跃用户挖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集和记录所述地震解释系统的用户数据,其中用户数据包括用户的登陆时间、登出时间以及试用所述地震解释系统的功能模块的频率;
步骤2:基于所述用户数据计算用户活跃度;以及
步骤3:比较计算的用户活跃度与用户活跃度阈值,基于比较结果判断所述 用户是否为活跃用户。
优选地,通过检测所述地震解释系统的地震解释工作数据是否被增加、删除或修改,判断所述用户是否试用所述功能模块。
优选地,所述地震解释工作数据包括地震数据、解释性数据和测井数据的至少其中之一。
优选地,通过周期性检测所述用户是否试用所述功能模块,确定所述用户试用所述地震解释系统的功能模块的频率。
优选地,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用户活跃度:
Act=(Nday/Standard_Day)*0.5+(Nmodify/Standard_Modify)*0.5;
其中,
Act=用户活跃度;
Nday=实际登陆天数;
Standard_Day=基准活跃天数;
Nmodify=地震解释工作数据的操作次数;
Standard_Modify=基准操作次数。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地震解释系统的活跃用户挖掘装置,包括:
数据采集和记录模块,用于采集和记录所述地震解释系统的用户数据,其中用户数据包括用户的登陆时间、登出时间以及试用所述地震解释系统的功能模块的频率;
用户活跃度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用户数据计算用户活跃度;以及
比较模块,用于比较计算的用户活跃度与用户活跃度阈值,基于比较结果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活跃用户。
优选地,所述数据采集和记录模块通过检测所述地震解释系统的地震解释工作数据是否被增加、删除或修改,判断所述用户是否试用所述功能模块。
优选地,所述地震解释工作数据包括地震数据、解释性数据和测井数据的至少其中之一。
优选地,所述数据采集和记录模块通过周期性检测所述用户是否试用所述功能模块,确定所述用户试用所述地震解释系统的功能模块的频率。
优选地,所述用户活跃度计算模块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用户活跃度:
Act=(Nday/Standard_Day)*0.5+(Nmodify/Standard_Modify)*0.5;
其中,
Act=用户活跃度;
Nday=实际登陆天数;
Standard_Day=基准活跃天数;
Nmodify=地震解释工作数据的操作次数;
Standard_Modify=基准操作次数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在于针对地震解释系统的特点,提出一种可靠有效的判断活跃用户的方法及装置,其在判断某一客户是否为活跃客户时,并不完全以用户登陆次数作为依据,还考虑用户是否基于系统做出了解释工作,并采集和记录解释数据的变动,从而有效地进行活跃用户挖掘。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15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