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车载网络的协议转换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41307.2 | 申请日: | 2016-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3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海涛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深圳翼盛智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0 | 代理人: | 黄威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车载 网络 协议 转换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车载网络的协议转换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的后装导航在设计时,为了满足众多的车型对车的输入接口上,尤其是ACC,倒车,车速及灯光,都是电平信号输入。但汽车技术发展到现在,在很多车型上,如大众,通用,福特都将导航后的电平信号改为了CAN,LIN,MOST等总线信号,所以使得这类导航就不能再直接应用于新的车辆上。
现在很多车辆的导航仪不在仅仅只是多媒体和导航的功能,而且还包含了方向盘控制信息,雷达,行车电脑,车辆设置,故障报警等,对这些信号,车辆使用的是多种不同的总线和协议方式传输,对于做导航设备的厂家来讲,他们如果采用不同的软硬件去需要适配各种不同的车型,其研发成本高、周期长为适应各种车辆的总线和电平接口,其产品备货成本会非常高。
故,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车载网络的协议转换方法及装置,其能将不同的车辆总线信号转化成统一标准信号,后装导航能经过少量的改动就能快速应用于大量的车型中。加快了导航的研发速度,减少了厂商及销售渠道的备货成本。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车载网络的协议转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当前车辆的车载网络上获取所述车辆的车载网络数据;
对所述车载网络数据进行协议转换,转换成智能设备能识别的数据;
将转换后的数据输出至所述智能设备。
优选的,在所述的基于车载网络的协议转换方法中,对所述车载网络数据进行协议转换,转换成智能设备能识别的数据的步骤,具体包括:
将车载网络数据转换成电平信号。
优选的,在所述的基于车载网络的协议转换方法中,对所述车载网络数据进行协议转换,转换成智能设备能识别的数据的步骤,具体包括:
将车载网络数据转换成UART协议。
优选的,在所述的基于车载网络的协议转换方法中,所述将车载网络数据转换成电平信号的步骤,具体包括:
将车辆的ACC信号,点火信号、灯光控制信号、倒档位信号、以及驻车手刹信号转换成电平信号。
优选的,在所述的基于车载网络的协议转换方法中,将车载网络数据转换成UART协议的步骤,具体包括:
将车辆的方向盘控制、车外温度、空调控制、雷达距离、车速信号、车门状态、方向盘转角、运动模式控制状态、驾驶员系统状态、驻车/调车状态、灯光设定状态、后视镜和雨刮器状态、轮胎状态、语言及时间状态、单位状态信息转换成UART协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车载网络的协议转换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从当前车辆的车载网络上获取所述车辆的车载网络数据;
转换模块,用于对所述车载网络数据进行协议转换,转换成智能设备能识别的数据;
输出模块,用于将转换后的数据输出至所述智能设备。
优选的,在所述的基于车载网络的协议转换装置中,所述转换模块包括:电平转换模块;
所述电平转换模块,用于将车载网络数据转换成电平信号。
优选的,在所述的基于车载网络的协议转换装置中,所述转换模块包括:UART转换模块;
所述UART转换模块,用于将车载网络数据转换成UART协议。
优选的,在所述的基于车载网络的协议转换装置中,
所述电平转换模块,具体用于将车辆的ACC信号,点火信号、灯光控制信号、倒档位信号、以及驻车手刹信号转换成电平信号。
优选的,在所述的基于车载网络的协议转换装置中,
所述UART转换模块,用于将车辆的方向盘控制、车外温度、空调控制、雷达距离、车速信号、车门状态、方向盘转角、运动模式控制状态、驾驶员系统状态、驻车/调车状态、灯光设定状态、后视镜和雨刮器状态、轮胎状态、语言及时间状态、单位状态信息转换成UART协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海涛,未经张海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13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