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填料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40136.1 | 申请日: | 2016-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2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红;崔文娟;胡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圣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650106 云南省昆明市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污水处理 填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填料。
背景技术
现在用于污水处理的填料主要以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为主。单在运行管理工程中,正 方形、长方形填料堆积在一起,填料间相邻面紧密贴合,造成水流阻力大、水流短路,同时 大大降低了污水与填料的接触面积,影响填料的吸附效果。圆形填料不利于微生物的附着, 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水流直下、孔隙堵塞的问题,这些问题均导致填料不能充分发挥吸附作 用,最终造成系统运行不稳定,出水水质不达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填料,该填料能大大增加填料与水 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提高吸附效果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填料,所述填料呈长 方体,该长方体至少一个面为向内弯曲的弧形凹面。
作为优选,所述长方体的六个面均为弧形凹面。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凹面向内弯曲15°~20°;所述弧形凹面的弧长为7~10cm。
作为优选,所述填料上开设有若干个贯穿孔。
作为优选,所述贯穿孔呈圆柱形。
作为优选,所述贯穿孔的孔径与所述弧形凹面的弧长之比为1~3:7~10。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填料,所述填料包含以下组分:碱改性凹凸棒、天然硅藻土、水泥 和双氧水。
作为优选,所述天然硅藻土、碱改性凹凸棒与水泥的质量比为1:3:1.5。
作为优选,所述碱改性凹凸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凹凸棒与3~6mol/L的氢氧 化钠溶液按1~10:1~30的重量比混合,20℃~40℃恒温振荡数分钟,离心分离,蒸馏水冲 洗沉淀,至洗液pH为中性,烘干,研磨至80~100目。
一种制备所述填料的方法,按配比,将碱改性凹凸棒、天然硅藻土和水泥混匀,得混合 料,再加入所述混合料总重量40%~50%的双氧水,置入模具中,压膜。
本发明制备原理如下:
凹凸棒具有独特的层链状结构特征,结构中存在晶格置换,晶体中含有Ca2+、Fe3+、Al3+, 可有效吸附磷等污染物。凹凸棒经碱改性后,使针棒状团疏松多孔,增大填料的比表面积和 吸附能力。天然硅藻土结构中含有较高的Fe3+、Al3+,有利于对磷等污染物的吸附,且硅藻土 具有一定的粘结力。吸附填料以双氧水做发泡剂,使填料呈现出酥松多孔形态,大大增加孔 隙容积和比表面积,从而提高填料的吸附能力。填料设计成中部开孔的弧面正方体,使填料 间不能紧密贴合,在左右、上下填料间的相邻面形成一个水流通道,使水流畅通,同时增大 填料与水的接触面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填料设计成弧面,相对传统长方体填料,表面积增大20~30%,弧 形设计使填料不能紧密贴合,在左右、上下填料间的相邻面形成一个水流通道,填料空隙率 增大10倍以上,改善因填料堆积过密造成的水流短路,同时增大填料与水接触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长方体,2-弧形凹面,3-贯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 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 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按配比,将碱改性凹凸棒、天然硅藻土和水泥混匀,得混合料,再加入所述混合料总重 量45%的双氧水,置入模具中,压膜,脱模后洒水保湿养护6天,自然风干,得弧面正方体 填料成品。
其中,天然硅藻土、碱改性凹凸棒与水泥的质量比为1:3:1.5;双氧水的体积比浓度为 0.8%;所述碱改性凹凸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凹凸棒与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按5: 15的重量比混合,30℃恒温振荡数分钟,离心分离,蒸馏水冲洗沉淀,至洗液pH为中性, 烘干,研磨至100目。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圣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圣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01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