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产品注塑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39768.6 | 申请日: | 2016-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0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曹春德;蒋映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百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00 | 分类号: | B29C45/00;B29C45/26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金致新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产品 注塑 成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产品注塑成型方 法。
背景技术
企业竞争靠产品,产品竞争靠品质。目前,家电行业竞争越来越 激烈,空调产品也不例外。空调长条部件多是注塑成型,蜗流是空调 长条产品其中一个痛点问题,蜗流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产品结构的 组成,产品壁厚的分布差异及模具设计工艺不合理;熔胶在模腔的流 动过程中,出现快慢差异,填充快的区域到达末端位置后出现的回流, 形成“O”形状的流动形式,也就是“蜗流”现象。
如图5至图7所示,注塑中蜗流会影响产品质量;末端位置出现 蜗流,熔胶不易充满型腔,产品成型缩水,产品废品率高。蜗流对空 调产品而言,直接影响空调的外观品质,影响销售量。通过更改产品 的壁厚可以减小蜗流程度;但是,材料与产品结构大部分已经由产品 的性能所决定,不能随意更改;蜗流现象难以解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产品 注塑成型方法,以达到熔胶充满型腔,避免“蜗流”现象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产品注塑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注塑模腔内对应注塑产品宽度方向料位最薄区域设置分型 线;
B)将注塑模具装上注塑机;
C)调试模具;
D)注塑,模腔内的熔胶填充,模腔末端的气体顺利通过分型线 排出,溶胶充满型腔,获得合格产品。
其中,所述产品为长条型产品。
所述分型线为枕位分型线。
所述注塑产品为两侧厚、中间薄的产品,分型线设置在注塑模腔 中间位置处。
所述注塑产品为中间厚、两侧薄的产品,分型线为一对,分别设 置在注塑模腔的两侧位置处。
所述枕位分型线设置在填充末端侧。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根据产品熔胶流动特征,通过模具设计的运用来设计产品相对应 的分型线,改变熔胶的流动方式;分型线的合理设计使填充末端的气 体可以顺利通过分型面排出,熔胶充满型腔,避免“蜗流”现象,产 品无缩水,大幅改善产品的表面外观,提高产品合格率,不增加能耗 和工艺时间,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 明:
图1为本发明产品上分型线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分型线枕位设置在产品中间区域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产品上R角与分型面的距离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两侧厚中间薄产品壁厚特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低流速蜗流分布图。
图6为本发明高流速蜗流分布图。
图7为本发明蜗流趋向示意图。
图中:1.后模R角分型线、2.分型线过渡区、3.蜗流改善分型线、 4.前模R角分型线、5.枕位分型线起点、6.枕位分型线末端;
图1至图4中的尺寸单位均为毫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产品注塑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注塑模腔内对应注塑产品宽度方向料位最薄区域设置分型线;
将注塑模具装上注塑机;
调试模具;
注塑,模腔内的熔胶填充,模腔末端的气体顺利通过分型线排出, 溶胶充满型腔,获得合格产品。
对应产品较厚区域熔胶流动较快,对应最薄区域熔胶流动稍慢, 填充末端熔胶在最薄区域汇合,通过最薄区域的分型线将填充末端的 气体顺利排出,熔胶充满型腔,避免“蜗流”现象。
如图1至图4所示,产品为长条型产品,分型线为枕位分型线; 通过模具设计的运用来设计产品相对应的分型线,改变熔胶的流动方 式,大大改善产品的外观质量,提高产品合格率,不增加能耗各工艺 时间。
注塑产品为两侧厚、中间薄的产品,分型线设置在注塑模腔中间 位置处。产品两侧的熔胶流动较快,中间稍慢,填充末端熔胶汇合在 中间偏薄的区域,也正好是设置分型面枕位区,通过分型面的排气解 决产品末端蜗流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百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百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97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光动力诊断与治疗的感应装置
- 下一篇:自动冷库板液压模具中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