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热式高效暖风油汀取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39363.2 | 申请日: | 2016-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77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高月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发时达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4 | 分类号: | F24D13/04;F24D1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3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热式 高效 暖风 油汀 取暖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热式高效暖风油汀取暖器,包括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17),第一箱体(1)包括左箱体(12)和右箱体(18),第二箱体(17)包括前箱体(16)和后箱体(2),左箱体(12)中有挂壁风机(13)、电介质快热棒(14),在右箱体(18)中有油汀壳体(9),在油汀壳体(9)中有导热油(10),前箱体(16)中有集成的散热片(8)、电控盒(4),后箱体(2)顶盖是具有散热孔(15)的热风散热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取暖器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快热式高效暖风油汀取暖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取暖器加热慢,热传递效率低下,不能实施控制,联动热效应不好,热积累严重及产热效果不好现象并存。例如CN 104075367公开了一种节能电热油汀取暖器,数个散热片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上轴与下轴上,面板与第一片散热片安装在一起,加湿器设置在散热片上,两个滚轮分别安装在面板的下端和下轴的一端,智能控制器安装在面板内部,油管分布在散热片内和下轴内部,加热管的一端安装在油管内部,聚热套套接在加热管的外表面,循环风扇安装在聚热套的一侧。CN203671730公开了一种设有电热水壶的油汀取暖器,包括取暖器本体,所述的取暖器本体包括散热器、面罩和加热器,其特点是在所述的散热器上设有一圆形凹槽,所述的凹槽内设有电热水壶底座,在所述的电热水壶底座上设有壶体,所述的电热水壶底座与面罩上的电源线电连接。
虽然现有技术中的取暖器样式多种,但是不能联动控热,冷热速度不理想,存在诸多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热式高效暖风油汀取暖器,包括取暖器外壳体,在所述外壳体内有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第一箱体包括左箱体和右箱体,第二箱体包括前箱体和后箱体,左箱体中有挂壁风机、电介质快热棒,在右箱体中有油汀壳体,在油汀壳体中有导热油,前箱体中有集成的散热片、电控盒,后箱体顶盖是具有散热孔的热风散热部;接通电源,挂壁风机和电介质快热棒工作,热风从左箱体到右箱体再到前箱体,经散热孔吹出热风;导热油通过导热管与散热片连通,接通电源,导热油中的热导丝工作加热导热油并在散热片中循环。
进一步的,电控盒内装有手调温控器、电源开关、保险器。
进一步的,在左箱体的下部具有温控模块盒,能够通过调控电介质快热棒和导热油的温度而控制前箱体和后箱体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介质快热棒是由三氧化二钴、三氧化二硼、重铬酸钙、重铬酸镁和二硼化钛组成的电热介质棒。
进一步的,所述电介质快热棒由三氧化二钴、三氧化二硼、重铬酸钙、重铬酸镁和二硼化钛的质量之比为:7∶7∶3∶3∶(3-6)。
进一步的,所述由三氧化二钴、三氧化二硼、重铬酸钙、重铬酸镁和二硼化钛的质量之比为:7∶7∶3∶3∶(4-6)。
进一步的,所述由三氧化二钴、三氧化二硼、重铬酸钙、重铬酸镁和二硼化钛的质量之比为:7∶7∶3∶3∶5。
进一步的,所述电介质快热棒由三氧化二钴、三氧化二硼、重铬酸钙、重铬酸镁和二硼化钛分别溶解于水中产生混合物,干燥所得。
进一步的,通过电源线电连接所述取暖器和电源。
进一步的,在电控盒上设有其它空间例如定时器。
本发明的快热式高效暖风油汀取暖器,由于采用温控模块盒,能够通过调控电介质快热棒和导热油的温度而控制前箱体和后箱体温度,实现热控联动,冷热速度不理想,散热不均匀,延长取暖器内部部件的过热损伤或者热温提高慢的双重障碍,使得取暖器在使用过程中更加适宜人体需要,适用性更强。其次,本发明的取暖器油温保温效果好,给用户带来方便,实用性强。再次,利用热传递的原理吸热,使得油温不易降低,维持时间长,节约能源。进一步的,可以根据需要在电控盒上设有其它空间例如定时器,可对发热体进行定时关闭,使取暖器更节能,在面罩上设置显示面板可方便用户对取暖器进行适当的调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发时达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发时达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93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