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既有砖混结构隔震支座托换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38037.X | 申请日: | 2016-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50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法善;任生元;王建莹;周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鼎达建筑新技术有限公司;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徐萍 |
地址: | 21301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既有 结构 支座 加固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既有砖混结构隔震支座托换加固结构,包括:形成在原基础上的增大基础、设置在增大基础上部的下支墩、设置在下支墩上部的隔震垫下预埋板、设置在隔震垫下预埋板上部的隔震垫、设置在隔震垫上部的隔震垫上预埋板、设置在隔震垫上预埋板上部的双托梁和设置在双托梁上部的隔震板,所述双托梁内部还设有销键,所述双托梁、销键和隔震板为一体式浇筑成型结构;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既有砖混结构隔震支座托换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结构稳定,安全性高,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另外安装施工比较方便,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抗震改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既有砖混结构隔震支座托换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既有砖混结构建筑抗震性能不符合现行规范需要加固时,常常用两种方法进行处理:
a、通过对上部结构进行抗震加固,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这种方法对上部结构进行抗震加固涉及施工范围广,一般整幢建筑均应加固,施工周期长,并且需破坏原有装饰面加固后重新装修,费用高,构件加固往往增大截面,使建筑使用面积减小。
b、在建筑底部(一般在地圈梁以下)增设隔震层,减小地震作用。
这种方法采用隔震技术仅在房屋底部施工,施工周期短,对上部结构几乎没有影响,不需要破坏原装饰面,节省费用,不影响建筑使用面积。
但目前这种方法的施工技术还不成熟,都是先将隔震垫上下支墩浇筑完成,隔震垫再安放在上下支墩之间,这种施工方法的缺点是:
1、上下支墩施工完成后,隔震垫安装不便;
2、隔震垫与混凝土支墩之间连接不紧密,使结构受力不均,影响结构安全;
3、双托梁与隔震板无法一次浇筑完成,影响浇筑质量且浪费人工。
本申请就是针对目前的建筑底部隔震层增设技术提出的一种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有砖混结构隔震支座托换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结构稳定,安全性高,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另外安装施工比较方便,效率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既有砖混结构隔震支座托换加固结构,包括:形成在原基础上的增大基础、设置在增大基础上部的下支墩、设置在下支墩上部的隔震垫下预埋板、设置在隔震垫下预埋板上部的隔震垫、设置在隔震垫上部的隔震垫上预埋板、设置在隔震垫上预埋板上部的双托梁和设置在双托梁上部的隔震板,所述双托梁内部还设有销键,所述双托梁、销键和隔震板为一体式浇筑成型结构。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隔震垫下预埋板与下支墩之间通过浇筑下支墩的混凝土固结为一个整体。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隔震垫上预埋板与双托梁之间通过浇筑双托梁的混凝土固结为一个整体。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销键的断面高度为双托梁与隔震板总高度的一半,所述销键的底面与双托梁的底面齐平。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既有砖混结构隔震支座托换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a、开挖砖混结构的基础并对基础进行加固改造,在原基础上形成增大基础,并对构造柱进行加腋处理,形成构造柱加腋部;
b、用千斤顶和钢管配合支撑,千斤顶上端支撑在地圈梁上,钢管的下端支撑在增大基础上;
c、拆除地圈梁以下构造柱;
d、在增大基础上部绑扎下支墩钢筋;
e、在下支墩钢筋上部放置隔震垫下预埋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鼎达建筑新技术有限公司;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鼎达建筑新技术有限公司;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80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喷射型锁芯润滑器
- 下一篇:塔吊穿楼板洞口防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