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桉树人工授粉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137246.2 申请日: 2016-03-10
公开(公告)号: CN105766616A 公开(公告)日: 2016-07-20
发明(设计)人: 陆钊华;徐建民;吴世军;李光友;张霞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H1/02 分类号: A01H1/02
代理公司: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代理人: 董芙蓉
地址: 510520 广东省广州市***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桉树 人工授粉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人工授粉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桉树人工授粉方法。

背景技术

桉树是桃金娘科(Myrtaceae)桉树属(Eucalyptus)植物的统称,原产澳大利亚和 印度尼西亚岛,因其具有速生、丰产、抗性好、耐瘠薄、干形好且用途广泛等特点而被世界各 国广泛种植。我国桉树栽培面积已达600万公顷,是南方地区的重要工业用材树种,为我国 商品木材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尾叶桉(EucalyptusurophyllaS.T.Blake)是我国引种桉 树的最主要树种,其纯种及以其作亲本的杂交品种栽培面积占全国桉树栽培面积85%以 上,因此,本发明主要解决尾叶桉为母树的人工授粉技术,为其杂交育种提供保障。

尾叶桉为雌雄同株的树种,通过风媒与虫媒进行授粉,天然授粉能力较强,人工授 粉的作用是用于杂交育种,创制新品种。尾叶桉的杂交育种是我国创制桉树新品种的最重 要途径,其杂种无性系栽培面积达500万公顷以上,增产效果十分明显,优良的桉叶桉杂种 无性系品种营造的人工林产量比普通实生林分增产可达2倍倍以上。传统的桉树人工授粉 方法一般采取工作程序繁琐,座果率与授粉效果不稳定,父本树的花粉浪费较严重。本发明 从尾叶桉授粉母树的选择着手,通过改良授粉工具(授粉袋与授粉杆)、改进授粉方法、选取 合适花粉浓度,授粉取得了良好效果,不但能节省优良父本树的花粉用量,同时提高授粉质 量和座果率,提高杂交有效种子数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桉树人工授粉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桉树人工授粉方法,其特征 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母树选择:选择遗传品质优良,配合力高的母树,授粉前对母树进行开花物候 观察,准确掌握其开花期与开花量,适时进行人工授粉;

(2)去雄:择花量及成熟度适中的花枝,花蕾数至少20个以上,成熟度以蒴盖浅白 色,即将脱落为佳,去掉开败的和未成熟的青绿色花蕾后,以小剪刀除去雄蕊以防自交;

(3)套袋:为防止非目标花粉的污染,要对授粉枝条进行隔离;选择既透气又透光 的羊皮纸制作人工授粉隔离纸袋,纸袋中间有透明的观察窗口,以便随时观察授粉效果;

(4)授粉:授粉时要掌握好授粉时机,待雌蕊柱头顶端膨大,且分泌一定粘液时进 行授粉,一般去雄后3~5天为最佳授粉期;操作时由下而上进行,避免碰伤到柱头。

授粉时要掌握授粉量,原传统方法通常是用小毛笔蘸花粉点在雌蕊柱头上,这种 方法易造成花粉浪费,且授粉效果一般,本发明改进授粉工具,特别制作了一种授粉杆,该 授粉杆前端具有一定弧度,在前端开一小洞,授粉时挖取花粉于小洞中,通过点取的方法进 行授粉;对于一些花粉采集困难,花粉量少的父本树花粉,在花粉活力测定的基础上,采取 混合滑石粉的方法,提高花粉使用效率。经试验,按1:1配比滑石粉的座果率与有效种子数 最佳(见表1)。

表1不同桉树花粉浓度人工授粉的座果率差异

单位:%

5、解袋时间:解袋时间要适宜,过早会造成非目标花粉的污染,过晚会造成落果的 损失,经试验,授粉后10-15天解除羊皮纸袋效果最佳(见表2)。

表2不同解袋时间对桉树人工授粉座果影响

单位:%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人工授粉是进行桉树杂交育种、培育新品种的 一个重要手段,本发明操作方便,能节省花粉用量,提高授粉的成功率、提高座果率和最终 的杂交有效种子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述。

一种桉树人工授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母树选择:选择遗传品质优良,配合力高的母树,授粉前对母树进行开花物候 观察,准确掌握其开花期与开花量,适时进行人工授粉;

(2)去雄:择花量及成熟度适中的花枝,花蕾数至少20个以上,成熟度以蒴盖浅白 色,即将脱落为佳,去掉开败的和未成熟的青绿色花蕾后,以小剪刀除去雄蕊以防自交;

(3)套袋:为防止非目标花粉的污染,要对授粉枝条进行隔离;选择既透气又透光 的羊皮纸制作人工授粉隔离纸袋,纸袋中间有透明的观察窗口,以便随时观察授粉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72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