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单桩承载力超前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36278.0 | 申请日: | 2016-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53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孙传印;丁晓明;赵俭斌;杨立鹏;岳廷文;李振江;孙首印;惠锡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毕强 |
地址: | 110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承型大 直径 灌注 桩单桩 承载力 超前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桩基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单桩承载力超前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桩基工程蓬勃发展,为检测桩基承载力等基本参数,行业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和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对检测方法进行了一些强制规定,如:施工完成的后的工程桩应进行竖向承载力检测、人工挖孔桩终孔时应进行桩端持力层检验。其中,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第3.3.7节对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进行了规定。
当建设单位要求进行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竖向承载力检测时,检测规范规定可采用多种方法配合,优势互补的原则。如对混凝土灌注前的桩端持力层鉴别、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桩端持力层钻芯鉴别(包括岩芯试件抗压强度试验等),根据终孔时的桩端持力层岩性鉴别,来核验单桩竖向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由于桩基承载力高,往往检测设备和现场条件无法实现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对桩端岩石持力层强度的研究,在大吨位人工挖孔桩的承载力验收检测上拥有实际和现实的意义。为解决以上问题,常采用钻芯法进行检测。检测要求为判断灌注桩桩端以下3倍桩径且不小于5m范围内是否存在软弱夹层、断层破碎带和洞穴分布等不良地质。
目前,单桩承载力检测方法的主要检测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挖孔达到桩端持力层之后、灌注成桩之前,由检测单位下到孔底采用人工取芯。人工取芯只适应于干孔桩,安全性差,容易塌孔或井壁掉下物体,危害施工人员安全。另一种是:灌注成桩28天后采用桩顶钻孔取芯。成桩后钻孔取芯方法中取芯设备难以固定,容易发生滑钻、卡钻、不返水等情况,严重的造成倒钻、塌孔等事故导致钻孔取芯失败。由于钻芯难度大,钻头磨损大、时间长,损坏了部分桩身因此需检测后填充,经济成本相应的也就成倍的增加,并且安全性差。对于检测不合格的桩基一般无法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处理,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影响建设工期。
由此可见,现有的检测方法安全性低、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单桩承载力超前检测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检测方法安全性低、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单桩承载力超前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设定桩位上开孔,在孔深达到桩孔设定深度之前停止施工,在桩孔底部预留1.0m~2.0m左右覆盖层;
S2.确定桩孔的中心位置,并标记位为桩孔的中心线;
S3.在桩孔内安装钻探套管,使钻探套管的中心线与所述桩孔的中心线重合,并在所述桩孔内以及桩孔的孔口处分别固定钻探套管;
S4.安装钻机,所述钻机包括钻杆,将钻杆伸入钻探套管内,并且所述钻杆的中心线与所述桩孔的中心线重合;
S5.在桩孔的底部的持力层取芯;每次取样长度为1.0m~1.5m,连续取样长度为小于5m;
S6.进行室内岩石抗压强度试验,得到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然后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在所述桩孔内采用桩内固定组件固定所述钻探套管,在所述桩孔的孔口处采用桩口固定组件固定所述钻探套管;所述桩内固定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桩内固定件和多个第二桩内固定件,多个第一桩内固定件和多个第二桩内固定件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桩内固定板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钻探套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桩内固定板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二桩内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桩内固定件沿与所述桩孔的中心线垂直的方向嵌入地基土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桩内固定件和所述第二桩内固定件均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桩内固定件呈十字形连接在所述钻探套管的外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桩内固定件为锥形,所述第二桩内固定件的与所述第一桩内固定件连接的一端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桩内固定件的远离述第一桩内固定件的一端的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桩口固定组件包括第一桩口固定板,所述第一桩口固定板放置在所述桩孔的孔口上,所述钻探套管穿过所述第一桩口固定板并与所述第一桩口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桩口固定板的两端固定至地基土中。
进一步地,所述桩口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二桩口固定板,所述第二桩口固定板放置在所述桩孔的孔口外,并且所述第二桩口固定板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桩口固定板的两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桩口固定板和/或所述第二桩口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地锚杆,所述地锚杆竖直嵌入地基土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62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