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体色的大黄鱼饲料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34834.0 | 申请日: | 2016-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7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陈京华;胡苗峰;国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青岛七好营养科技有限公司;青岛七好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0/22 | 分类号: | A23K10/22;A23K10/28;A23K10/20;A23K10/30;A23K10/37;A23K10/18;A23K20/142;A23K20/158;A23K20/174;A23K20/179;A23K20/20;A23K20/28;A23K50/80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张中南;邱岳 |
地址: | 2661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大黄 鱼饲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饲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体色的大黄鱼饲料。
背景技术
大黄鱼是我国传统的四大海产之一。早年在舟山渔场、福建海域,大 黄鱼的年产量十分可观。野生的大黄鱼不仅外形呈金黄色,且肉质细嫩、 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随着近海捕捞强度的加大,新的渔具 渔法的应用,特别是敲罟作业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捕捞大黄鱼的生产力。 但这种方式的作用原理是通过共振,使大黄鱼头里的耳石共振导致死亡, 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大黄鱼幼体的死亡。随后,大黄鱼的产量一蹶不振,野 生大黄鱼的产量一直都很低。
为了拯救大黄鱼资源,为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大黄鱼产品,开展大 黄鱼的人工养殖提上了日程。且随着养殖技术的突破,以福建为代表的大 黄鱼产地的大黄鱼养殖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是,通过数年的养殖实践发现,养殖大黄鱼与野生大黄鱼在体色上 存在明显差别,这种差别严重影响了养殖大黄鱼的卖相,使得养殖后的大 黄鱼在市场上难以卖出好的价格,最终挫伤了养殖企业的积极性,不利于 行业的后续发展。
因此,研发一种既符合大黄鱼营养需求,又可改良大黄鱼体色的饲料 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体色的大黄鱼饲料,以期在为大黄鱼提 供充足营养的前提下,对大黄鱼养殖期间的体色起到好的改良作用。
一种改善体色的大黄鱼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白鱼粉25份 ~30份,乳清粉5份~10份,蚯蚓粉2份~5份,酵母粉2份~5份,土豆 渣5份~10份,大麦面10份~15份,麸皮2份~5份,槐树叶粉2份~5份, 桑葚干粉2份~5份,石莼粉2份~5份,精炼鱼油10份~15份,裂壶藻 藻油2份~5份,亚麻籽油5份~10份,沙棘籽油2份~5份,体色改良成 分5份~10份,亚硒酸钠0.002份~0.005份,硫酸锌0.002份~0.005份, 硫酸亚铁0.002份~0.005份,沸石粉0.002份~0.005份,VB10.002份~ 0.005份,VB20.002份~0.005份,VC0.002份~0.005份,VE0.002份~ 0.005份,双歧杆菌0.002份~0.005份,枯草芽孢杆菌0.002份~0.005份, 赖氨酸0.005份~0.01份,蛋氨酸0.005份~0.01份;
所述改善体色的大黄鱼饲料,其中体色改良成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 分:筒柱藻粉5份~10份,裂壶藻粉5份~10份,雨生红球藻粉10份~15 份,苹果渣15份~20份,葡萄籽粕5份~10份,葵花籽仁粕5份~10份, 覆盆子粉5份~10份,马齿苋干粉5份~10份,甘草5份~10份,柠檬草粉 5份~10份,姜黄素5份~10份,透明质酸粉末5份~10份。
本发明通过在饲料中添加白鱼粉、蚯蚓粉、乳清粉,可较好地满足大 黄鱼生长期间对蛋白质成分的需要。所添加的土豆渣,与大麦面一起构成 淀粉的主要来源,可为大黄鱼的生长提供能量。加入的槐树叶粉、桑葚干 粉和石莼粉,可提供纤维素和淀粉。其中特有的微量元素、矿物质和多糖 等,有利于大黄鱼的生长。裂壶藻藻油、沙棘籽油与精炼鱼油一道,可提 供有益脂质成分。加入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组分,可满足大黄鱼生长所需。 饲料中还添加了双歧杆菌等有益菌,赖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可增强养殖大 黄鱼的体质。在以上成分的基础上,特别加入了筒柱藻粉、裂壶藻粉、雨 生红球藻粉、葡萄籽粕、柠檬草粉、姜黄素等体色改良成分,可显著改善 大黄鱼的体色。通过这些组分的吸收和利用,可起到明显的体色改良作用, 使所养殖的大黄鱼体色接近自然条件下的金黄色。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配制1000g改善体色的大黄鱼饲料,包括:白鱼粉300g,乳清粉50 g,蚯蚓粉20g,酵母粉20g,土豆渣50g,大麦面150g,麸皮20g,槐 树叶粉49.7g,桑葚干粉50g,石莼粉20g,精炼鱼油100g,裂壶藻藻油 50g,亚麻籽油50g,沙棘籽油20g,体色改良成分50g,亚硒酸钠0.02g, 硫酸锌0.02g,硫酸亚铁0.02g,沸石粉0.02g,VB10.02g,VB20.02g, VC0.02g,VE0.02g,双歧杆菌0.02g,枯草芽孢杆菌0.02g,赖氨酸0.05 g,蛋氨酸0.05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青岛七好营养科技有限公司;青岛七好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农业大学;青岛七好营养科技有限公司;青岛七好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48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