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梨小食心虫的人工饲养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33145.8 | 申请日: | 2016-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64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庾琴;范仁俊;张润祥;封云涛;高越;牛国飞;郭贵明;陆俊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A23K10/30;A23K50/90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 | 李毅 |
地址: | 030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梨小食心虫 人工 饲养 装置 方法 | ||
一种食心虫的人工饲养装置,包括容器主体、容器盖、布套和活动板,容器主体为圆形容器,容器底部设有小孔,容器底部的周边设有底座,在底座上分别设有3‑4个凹口和卡口;容器盖与容器主体卡口连接,容器盖上均匀设有若干透气孔;布套形状同容器主体,布套设在容器主体内,布套底部设有与小孔对应的布套孔;活动板的直径等于底座的内径,活动板的厚度等于卡口的间隙,在活动板外缘与凹口和卡口对称设有3‑4个凸块。采用人工饲养装置饲养梨小食心虫的人工饲养方法,包括:(1)准备饲养环境设备;(2)准备人工饲养装置;(3)准备饲养食源;(4)接卵前准备;(5)接卵;(6)羽化前饲养作业;(7)羽化产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昆虫饲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便捷和可规模化的梨小食心虫的人工饲养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梨小食心虫是一种蛀果类害虫,除了西藏没有发生和危害外,在我国大面积危害和发生,同时它也是一种世界性害虫。为有效控制梨小食心虫的为害,对梨小食心虫的生物学、生态学及药剂防治技术等展开深入研究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特别是防治梨小食心虫有效药剂的筛选、药剂作用的毒理学研究等必须有大量生长发育一致的试虫。鉴于此,如何通过室内人工饲养获得大量试虫就成为梨小食心虫研究的重要环节之一。然而其饲养技术成为限制其研究的主要障碍。中国专利201010107439公开了“一种梨小食心虫的人工饲养方法”,该方法将梨小食心虫卵接在苹果上,待幼虫孵化并蛀入苹果取食5-6 天后,剥出幼虫接入装有人工饲料的指形管内,直到幼虫结茧、化蛹、羽化,将初羽化成虫雌雄混合放入烧杯内让其繁殖,在一定的饲养条件下形成实验种群。申请人采用上述饲养方法进行饲养后,发现存在如下缺陷:一是整个饲养过程繁琐,需要将卵接种到苹果上,几天后再从苹果中剥取幼虫接种到接种指形管中,指形管中要保持无菌条件,待幼虫化蛹后,需再从指形管中将初羽化成虫雌雄混合转移到烧杯内繁殖;二是在幼虫转接过程中由于虫体太小,极易造成幼虫死亡;三是饲养过程中的转接等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工成本,无法规模化饲养;四是饲养过程饲料易被微生物污染,使得昆虫感染病菌,一旦染病会造成全军覆没;五是由于人工饲料本身营养状况的限制,饲养出的梨小食心虫个体小于自然界的个体,且易出现个体退化现象,这些均影响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梨小食心虫的人工饲养装置及方法,该方法可实现梨小食心虫高效、简便、规模化饲养需求,以满足科研工作中对梨小食心虫数量和质量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食心虫的人工饲养装置,包括容器主体、容器盖、布套和活动板,所述的容器主体为高150-200 mm的圆形容器,底部直径150-300mm,容器底部每平方厘米均匀设有0.5-1个小孔,孔的直径为3-4 mm,容器底部的周边设有底座,在底座上分别设有3-4个凹口和卡口;所述的容器盖与容器主体卡口连接,容器盖上均匀设有若干直径为10-20 mm的透气孔;所述的布套形状同容器主体,布套直径等于容器主体内径,布套高度170-220mm,布套底部设有与小孔对应的直径为5-7 mm的布套孔;所述的活动板的直径等于底座的内径,活动板的厚度等于卡口的间隙,在活动板外缘与凹口和卡口对称设有3-4个凸块。
使用时,在容器底座将活动板的凸块对准底座的凹口,放活动板于凹口中,再朝底座卡口方向旋转一定角度,使活动板的凸块嵌入底座卡口,如此封堵了封堵容器底部的小孔;使用小孔时,将活动板朝底座卡口相反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即可将活动板拆下。用双面胶带将布套粘贴固定在容器内,并使布套孔与容器底部的小孔对齐,把超出容器主体高度的布套外翻,再将容器盖以卡口方式连接容器主体。
采用本发明的食心虫的人工饲养装置饲养梨小食心虫的人工饲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饲养环境设备 可调节温湿度的培养箱或空间用于接卵后至蛹期的饲养,人工智能培养箱用于羽化后成虫的饲养;
(2)准备人工饲养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31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