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加密型无线充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30830.5 | 申请日: | 2016-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67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叶武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武剑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H02J50/20;H04W12/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京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5 | 代理人: | 沈美英 |
地址: | 201416 上海市奉贤***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加密 无线 充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适于电子数码产品补充电池电能用的智能加密型无线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及其它电子数码产品应用的普及和用户使用频繁度的提高,产品的日常耗电量越来越大,往往需要每天进行多次充电才能满足用户正常使用要求。目前,常用的手机和平板电脑类电子数码产品的充电装置主要有直接传导式有线充电器和电磁转换式无线充电系统。其中有线充电器在给电子数码产品频繁充电过程中普遍存在需要经受双倍频繁插拔充电接头的麻烦,且充电互连导线的任何干扰性抖动均会影响充电接头与电子数码产品充电端座间的接触可靠性,因而无法胜任电子数码产品的频繁充电工作要求。近几年问世的电磁转换式无线充电系统,如图1所示,主体包含有无线发射装置1和无线接收装置2,其中:无线发射装置1主要包含有DC-DC转换电路11、发射主控芯片12、逆变驱动电路13、检测电路14和初级发射线圈15;无线接收装置2主要包含有次级接收线圈21、接收主控芯片22和滤波输出电路23;无线发射装置1和无线接收装置2依据无线充电联盟的协议配套设计、协同工作,建立有对应通讯关系;工作时,外界直流工作电压经DC-DC转换电路11变换后传送给发射主控芯片12和逆变驱动电路 13,发射主控芯片12得电后启动工作、产生逆变控制信号并输送给逆变驱动电路13,逆变驱动电路13向初级发射线圈15输出脉冲电能,初级发射线圈15将脉冲电能转换成磁能后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射,检测电路14检测逆变驱动电路的电流输出信号、并馈送给发射主控芯片12,发射主控芯片12根据内部设定、据此按需自动控制调节发射功率;所述的次级接收线圈21接收磁能、并转换成电能后传送给接收主控芯片22,然后再经滤波输出电路23向负载电池充电。由于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可以对电子数码产品进行近距离充电,避免了有线充电器连接导线的干扰、充电接插头的工作可靠性及使用寿命问题,为电子数码产品用户提供了使用方便和降低日常使用成本的实惠,因而获得市场认可,已初步展示了其可喜的市场应用前景。
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现有的无线充电系统的无线发射装置和无线接收装置可以随意搭配使用,确实具有适用面广、通用性强和使用方便的特点,但是由于无线发射装置和无线接收装置均属电子产品领域,无论在同类产品间或配套产品间均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先天性误差,故搭配使用时的性能匹配性较差,更何况目前普遍存在的允许不同型号的无线充电装置任意混用的情况,导致普遍存在充电稳定性不强、工作欠安全和充电效率不高的弊端,经常会发生虽经较长时间充电后仍然不能充足电池能量的情况,故工作可靠性也较差,从实用性和经济性角度考虑均欠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克服现有无线充电系统所存在的工作时充电稳定性和安全性差、充电效率不高的不足,提供一种能确保无线发射装置和无线接收装置在互相认定匹配的状态下对电子数码产品进行自动充电,有利于提高充电稳定性、安全性和充电效率的智能加密型无线充电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武剑,未经叶武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08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