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LNG船的系泊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9827.1 | 申请日: | 2016-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50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陆晟;傅鑫建;田彧;彭文君;梁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B63B21/00 | 分类号: | B63B21/00;B63B21/16;B63B2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lng 系泊 布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NG船的系泊布置结构,属于LNG船系泊布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沿海地区已建成投产的LNG码头终端均为10万吨级以上,靠泊作业船舶为8万方-16.5万方,兼靠21.5万方的大中型LNG船舶为对象。小型LNG船在国际上使用十分广泛,但在中国,由于以前市场对LNG需求不旺,因此小型LNG船尚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和使用,对小型LNG运输船专门配套的相应LNG终端码头也不完善,随着LNG“二程运输”的掀起,中小型LNG终端码头已经在建造中,如广西防城港等等,有的还在码头的选址及投资建设论证中,包括小型LNG船在长江及内河中与LNG终端码头的匹配要求和运输中的航道、海事、港务等方面的诸多法律法规还有待于制定和开发。
小型LNG运输船其舱容范围在0.1-5万立方米,其液货舱的尺度对船舶主尺度的选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般中、小型LNG运输船的总长为100-185m左右,而大中型LNG终端码头的操作平台就有约45m左右,因此,按照目前小型LNG船的系泊布置常规设置,船舯区域布置双卷筒绞车的小型LNG船,由于绞车布置位置的限制,绞车上的缆绳与码头上的系缆墩进行连接比较困难,往往由于缆绳过短或角度过小,导致无法连接,或无法满足倒缆、横缆、艉缆、艏缆相关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在国内现有LNG码头的条件下,小型LNG船的系泊布置常规设置,船舯区域布置双卷筒绞车的小型LNG船,由于绞车布置位置的限制,绞车上的缆绳与码头上的系缆墩进行连接比较困难,往往由于缆绳过短或角度过小,导致无法连接,或无法满足倒缆、横缆、艉缆、艏缆相关要求。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型LNG船的系泊布置结构,LNG码头两头各设有一排远端系缆墩1,LNG码头中部设有一排近端系缆墩2;所述小型LNG船的系泊布置结构的船艏设有两根倒缆、两根横缆、两根艏缆;船艉设有两根倒缆、两根横缆、两根艉缆;
船艉的系泊布置结构如下:
小型LNG船的船艉的两舷部位各设有一个三卷筒系泊绞车3,所述三卷筒系泊绞车3倾斜设置,其两侧分别对应舷侧的三个导轮组与船艉的三个导轮组;靠岸舷侧的三卷筒系泊绞车3的三根缆绳分别连接舷侧的三个导轮组,自前向后前两个导轮组与近端系缆墩2连接系固,完成船艉的两根倒缆的系固;第三个导轮组的缆绳与远端系缆墩1连接,完成船艉其中一根横缆的系固;非靠岸舷侧的三卷筒系泊绞车3分别连接船艉的三个导轮组,三个导轮组自内向外的第一根缆绳连接相应远端系缆墩1,完成船艉另一根横缆的系固;第二与第三根缆绳连接另一远端系缆墩1,完成艉缆的连接;
船艏的系泊布置结构如下:
小型LNG船的船艏的两舷部位各设有一个三卷筒系泊绞车3,所述三卷筒系泊绞车3倾斜设置,船艏舷侧前后各设置三个导轮组;靠岸舷侧的三卷筒系泊绞车3的三根缆绳分别连接舷侧的前三个导轮组,自前向后前两个导轮组通过缆绳与远端系缆墩1连接系固,完成艏缆的系固;前三个导轮组的第三个导轮组的缆绳与远端系缆墩1连接,完成其中船艏一根横缆的系固;非靠岸舷侧的三卷筒系泊绞车3的三根缆绳分别通过船舶中轴位置的三个导轮5与靠岸舷侧的后三个导轮组缆绳连接,所述后三个导轮组自前向后第一根缆绳与远端系缆墩1连接,完成船艏另一根横缆的系固;所述后三个导轮组自前向后第二、三根缆绳与近端系缆墩2缆绳连接,完成船艏倒缆的系固;所述船艏、船艉位于两舷侧的三卷筒系泊绞车3、导轮组均以船中轴面为中心左右相互对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为小型LNG船舶在LNG码头的系泊提供了可靠的系固布置结构。
2)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3)缆绳长度及角度等均可满足相关要求。
4)船艏通过船中轴位置的导轮进行过度,完成船艏倒缆及其中一根横缆的系固,结构设计巧妙。
5)该新型系泊布置不但能满足一般小型的LNG终端码头靠泊作业,也能兼容一般大中型LNG终端码头靠泊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小型LNG船的系泊布置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船艉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3的另一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1中船艏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7中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未经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98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化水下遥控机器人
- 下一篇:车载谐波电动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