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下体位专用护理病床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9536.2 | 申请日: | 2016-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27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莲;肖婉芬;王玉莲;何玉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15 | 分类号: | A61G7/015;A61G7/05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高科专利事务所44103 | 代理人: | 黄河长 |
地址: | 515031***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向下 体位 专用 护理 病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护理用具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下体位专用护理病床。
背景技术
在临床医疗实践中,经常有部分病人在手术后需要采用“面向下”体位(即面部朝下的体位)进行护理。例如,在眼科的视网膜脱离治疗实践中,为了使视网膜复位,需要在手术中选择硅油或膨胀气体注入眼内,气体在眼内形成一个大气泡,硅油在眼内形成一个大液泡,以期利用硅油及气体向上的浮力及表面张力顶压封闭视网膜裂孔,达到促进视网膜复位的目的。所以,视网膜脱离术后的护理有特殊的要求,即需要长时间保持面向下体位的护理,以便使视网膜裂孔处于高位,注入的气体或硅油顶压在裂孔处,借其表面张力使裂孔处网膜与脉络膜粘附,将裂孔封闭。总之,保持面向下体位是手术效果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然而,面向下体位护理的过程十分漫长,其具体要求是:术后第1-2天几乎24小时都要求保持面向下体位,以后每天保持面向下体位护理 12-16小时,持续两个月以上。传统常用的面向下体位是水平俯卧体位但由于胸部81受压,踝关节82需要绷直,如图1所示,常导致呼吸困难、心脏受压不适、胸闷,另外,还造成踝关节酸痛、脚掌上表面酸痛等问题。显然,长时间保持上述单调水平俯卧体位使患者十分辛苦,是一种漫长的煎熬,许多患者实际无法按照医嘱坚持采用面向下体位,导致影响疗效甚至使手术失败,或者引起并发症。
为此,医务界不断尝试改进“面向下”体味的护理病床,但是,现有大都数改进方案主要是针对改善患者头部、面部的舒适度及鼻腔透气的问题,而未能解决胸闷、心脏受压严重、踝关节酸痛、脚掌上表面酸痛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面向下体位专用护理病床,它可以减轻患者保持面向下体位的痛苦程度。
其目的可以按以下方案实现:该面向下体位专用护理病床包括床架、床板、床垫,其主要特点在于,床板分为前中后三段,床垫也分为前中后三段;
床板前段固定在床架上,床板前段与床板中段利用第一铰链铰接,床板中段与床板后段利用第二铰链铰接;床垫前段的纵向长度等于床板前段的纵向长度,床垫前段位于床板前段上方,床垫前段开设有一椭圆形孔,椭圆形孔的长向为纵向,椭圆形孔的长轴长度为21~25CM,椭圆形孔的短轴长度为15~20CM;所述床板前段设有透气小孔,床板前段的透气小孔正对着床垫前段的椭圆形孔;床垫中段的纵向长度等于床板中段的纵向长度,床垫中段位于床板中段上方;
床板后段由厚度不相等的前后两部分组成,床板后段后部分的厚度等于床板后段前部分的厚度加上床垫后段的厚度,床板后段的前后两部分固定连为一体;床垫后段的纵向长度等于床板后段前部分的纵向长度,床垫后段位于床板后段前部分的上方;
床板后段后部分开设有供患者脚掌置入的脚掌孔;脚掌孔的后沿铰接有盖板,盖板的大小、形状与脚掌孔的大小、形状相同;还设有限制盖板顺时针转动幅度的第一限位构件,当盖板顺时针转动至与床板后段表面形成垂直关系时,第一限位构件限制盖板继续顺时针转动;还设有限制盖板逆时针转动幅度的第二限位构件,当盖板逆时针转动至与床板后段表面平齐时,盖板将脚掌孔遮盖,第二限位构件限制盖板继续逆时针转动;
还设有第一油缸、第二油缸;第一油缸的缸体与床架铰接,第一油缸的活塞杆末端与床板中段的后端铰接;当第一油缸的活塞杆完全伸出时,床板中段转动到水平状态;当第一油缸的活塞杆完全缩回时,床板中段转动到前高后低的倾斜状态,且倾斜角度为30°~35°;
第二油缸的缸体与床架铰接,第二油缸的活塞杆末端与床板后段的后端铰接;当第二油缸的活塞杆完全伸出时,床板后段转动到水平状态;当第二油缸的活塞杆伸出一半长度时,床板后段转动到前高后低的倾斜状态,且倾斜角度为30°~35°。
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均设有控制电路;还设有中央控制器,第一油缸的控制电路和第二油缸的控制电路分别连接到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控制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的动作。
在床垫前段的前上方还设有横向延伸的扶手杆。
所述脚掌孔的后侧孔壁形成有台阶;当盖板顺时针转动至与床板后段上表面形成垂直关系时,盖板碰到该台阶的立面,该台阶的立面限制盖板继续顺时针转动,该台阶的立面形成所述第一限位构件。
所述脚掌孔的左侧孔壁和右侧孔壁分别形成有台阶;当盖板逆时针转动至与床板后段上表面平齐时,盖板的左侧沿支撑在左侧孔壁的台阶平面上,盖板的右侧沿支撑在右侧孔壁的台阶平面上,该左侧孔壁的台阶平面和右侧孔壁的台阶平面形成所述第二限位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95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体智能护理仪的真空负压远程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护理简易移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