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走式膜上打孔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9249.1 | 申请日: | 2016-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62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刁培松;张将;张银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3/02 | 分类号: | A01G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走式膜上 打孔机 | ||
1.自走式膜上打孔机,主要包括行走机构、摆动系统、打孔装置和机架(7);其特征在于:行走机构位于机架(7)前部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7)上;摆动系统安装在机架(7)的中间位置,通过带座轴承将其固定在机架(7)上,行走机构和摆动系统通过链传动连在一起;打孔装置安装在摆动系统中钻头座板(12)的导槽里,并通过调节螺栓(37)连接,打孔装置的钻头(39)和行走机构的动力输出轴(41)通过软轴(9)和联轴器(4)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行走机构主要包括:汽油机(1)、变速箱(2)、行走箱(3)、大链轮(17)、链轮箱(18)、行走链轮I(19)、链(20)、行走轴(21)、行走轮轴(23)、行走链轮II(24)、外法兰盘(25)、行走轮(26)和内法兰盘(42),其中汽油机(1)安装在机架(7)前端的安装架上,后面与变速箱(2)连接,行走箱(3)位于变速箱(2)下端,通过螺栓连接,行走轴(21)中间部分位于行走箱(3)里,并通过键与行走箱(3)里的齿轮配合,行走箱(3)右端通过螺栓与内法兰盘(42)左端连接,内法兰盘(42)的右端与外法兰盘(25)的左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7)上,行走轴(21)穿过两法兰盘内部,在行走轴(21)中间偏左安有一大链轮(17),行走轴(21)两端各安有一个链轮I(19),轴端通过轴承安装在链轮箱(18)的轴承座内,行走轮轴(23)上的行走链轮II(24)通过链(20)与行走链轮I(19)连接,行走轮轴(23)一部分在链轮箱(18)内,并且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链轮箱(18)里的轴承座内,行走轮轴(23)的另一端为六棱轴,通过销子直接安装在行走轮(26)的轮毂中间六棱管内,行走轮轴(23)中间通过带座轴承(22)固定在链轮箱(18)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膜上打孔机,摆动系统主要包括:短臂摆轮(5)、导杆(6)、长臂摆轮(8)、摆臂(11)、钻头座板(12)、摆杆(13)、轴端方管(14)、小链轮(16)、曲轴(27)、拨叉(28)、离合器套(29)、同步链轮(30)、离合器弹簧(31)、主动轴(32)、从动轴(33)和摩擦装置(40);曲轴(27)位于主动轴(32)正上端一定距离,从动轴(33)位于曲轴(27)的后上端,三个轴两端均由带座轴承固定在机架(7)上,三个轴上同一侧均安有一个同步链轮(30),且用链条串起来,主动轴(32)两端有键槽和螺纹孔,通过键和螺栓将主动轴(32)与短臂摆轮(5)固定,短臂摆轮(5)的轴端通过轴承和螺栓与摆杆(13)的轴承座端连接,摆杆(13)的另一端的孔与轴端方管(14)的轴端配合,摆杆(13)中间的座板通过销轴和轴承与摆臂(11)的一端装配,从动轴(33)两端也有键槽和螺纹孔,通过键和螺栓将长臂摆轮(8)与其固定,长臂摆轮(8)的轴端通过轴承和螺栓与摆臂(11)的另一端连接,导杆(6)位于摆动系统最中间,导杆(6)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曲轴(27)中间,另一端通过销轴安装在钻头座板(12)的销孔上,钻头座板(12)下端焊接在轴端方管(14)的中间位置,主动轴(32)上还安装有小链轮(16)通过链条与所述的行走轴(21)上的大链轮(17)连接,主动轴(32)上还安有离合器套(29)和离合器弹簧(31),拨叉(28)安装在离合器套(29)上调节离合器套(29)与小链轮(16)的分离与闭合,从动轴(33)上还安有摩擦装置(40),用来降低转速和减轻震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膜上打孔机,打孔装置包括:导向杆(34)、压膜板(35)、压缩弹簧(36)、调节螺栓(37)、钻头支撑架(38)和钻头(39);其中钻头支撑架(38)安装在所述的钻头座板(12)的导槽里,通过调节螺栓(37)调节其上下位置,钻头(39)左右各有一个导向杆(34),导向杆(34)一端带有螺纹,其穿过钻头支撑架(38)两端的导向孔和压缩弹簧(36)通过螺纹与压膜板(35)上的螺母连接,钻头(39)通过两个轴承安装在钻头支撑架(38)的轴承座上,钻头(39)上端用卡簧限位,钻头(39)最上端通过联轴器与软轴(9)连接,从而驱动钻头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924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香椿大棚种植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全自动种植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