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敷凝胶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28984.0 | 申请日: | 2016-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6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燃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烺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06 | 分类号: | A61K9/06;A61K47/36;A61K47/10;A61K47/14;A61P29/00;A61P4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马辉 |
地址: | 430011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敷 凝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用药物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用于退热退烧及 防暑降温的冷敷凝胶。
背景技术
引起发烧的原因很多,尤其是儿童发烧治疗起来更麻烦,由于 儿童身体机能发育并不完全,在没有找到引起发烧原因前,不能一 味的使用退烧药物进行治疗,盲目使用退烧药物容易掩盖病情,影 响进一步的治疗。退烧药是一种可以通过调节人体机能使人体体表 血管扩张、进而借助出汗等过程使散热增加,同时抑制寒战、使机 体产热减少的药品。它能有效地控制发烧,使体温降低,但不能根 本解除引起发热的原因。
退烧药很常用,但其毒副作用也是常见的,诸如药疹、胃肠道 反应、血液系统反应及对肝肾功能的损害等,尤其是当久用或过量 使用此类药物时,毒副作用更加显著。
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退热退烧产品为口服退烧药,口服退烧药是 通过口服将药物进入人体血液内循环,干扰人体免疫系统,强制性 降温退烧,对人体内脏有伤害。越来越多的用药致死的事故证明了 药物危害的可怕。如果患者因为病毒感染导致发烧,或身体有炎症 时,光只口服退烧药也不能控制高温的反弹,且用药后4小时内不 能重复用药。
本发明药物是在人体体表用药,没有药物伤害,可以反复使用 不受时间限制,若配合使用消炎药,同样起到口服退烧药的功效, 用外用冷敷方式代替口服方式,对患者而言减少一种药物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 冷敷凝胶,将其涂抹于额头、太阳穴、神阙穴、涌泉穴等部位或者 皮肤表面,退热退烧疗效显著,可反复多次涂抹,无副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敷凝胶,它 由以下组份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比混合而成,各组分原料的重量份 数如下:
瓜尔豆胶1-500份、黄原胶1-500份、丙二醇2-1000份、丙 三醇2-1000份、对羟基苯甲酸乙酯0.1-100份、纯化水0-1500份。
优选的,该冷敷凝胶由以下组份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比混合而 成,各组分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
瓜尔豆胶10-100份、黄原胶10-100份、丙二醇50-1000份、 丙三醇50-1000份、对羟基苯甲酸乙酯5-50份、纯化水0-1500份。
优选的,该冷敷凝胶由以下组份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比混合而 成,各组分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
瓜尔豆胶30份、黄原胶50份、丙二醇1000份、丙三醇500 份、对羟基苯甲酸乙酯10份、纯化水0-1500份。
优选的,该冷敷凝胶由以下组份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比混合而 成,各组分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
瓜尔豆胶50份、黄原胶50份、丙二醇750份、丙三醇1000 份、对羟基苯甲酸乙酯15份、纯化水0-1500份。
优选的,所述该外用药物的剂型为凝胶剂。
优选的,所述的纯化水为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以瓜尔豆胶为增稠剂,黄原胶为黏稠剂和助悬剂,瓜尔豆胶、 黄原胶都具有优良的吸水性,含水量大,二者联合构成凝胶骨架, 包含和承载水分子;
丙二醇为防冻剂,对产品起防结冰作用;
丙三醇为调和剂,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将瓜尔豆胶与黄原胶均匀 分散,防止结块,使凝胶结构在短时间内成均匀状;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为抑菌防腐剂,防止产品在保质期内滋生细 菌或变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纯化水被包含在凝胶中,涂抹于体表, 随着水分气化时带走人体的热量,能够快速降温起清凉作用,常用 于高烧应急及防暑降温;本发明产品安全高效,挥发性好,即涂即 见效,可多次使用,作用持久,采用物理退烧有助于身体机能的自 我调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冷敷凝胶,它由以下组份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比混合而 成,各组分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
瓜尔豆胶30份、黄原胶50份、丙二醇1000份、丙三醇500 份、对羟基苯甲酸乙酯10份、纯化水1500份。
实施例2
一种冷敷凝胶,它由以下组份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比混合而 成,各组分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烺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烺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89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