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硅改性高抗污性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6377.0 | 申请日: | 2016-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29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余桐柏;印卓;符若文;卫福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福田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3/547 | 分类号: | C08G63/547;C08L67/06;C09D167/06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刘婉 |
地址: | 52623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饱和聚酯 基体树脂 不饱和聚酯树脂 有机硅改性 树脂 高抗 机硅 污性 合成 机械力学性能 耐污性 重量比 耐水 保留 | ||
1.一种有机硅改性高抗污性不饱和聚酯树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
含有机硅结构单元的柔性不饱和聚酯基体树脂R1;以及
不含有机硅结构单元的刚性不饱和聚酯基体树脂R2;
其中,所述柔性不饱和聚酯基体树脂R1和所述刚性不饱和聚酯基体树脂R2的重量比为0.2:1至0.5:1;
所述柔性不饱和聚酯基体树脂R1的制备原料包括第一不饱和二元酸/酸酐、第一饱和二元酸/酸酐、第一多元醇、有机硅中间体、催化剂和第一活性稀释剂;所述第一不饱和二元酸/酸酐与所述第一饱和二元酸/酸酐的摩尔比为0.3:1至0.5:1;
所述刚性不饱和聚酯基体树脂R2的制备原料包括第二不饱和二元酸/酸酐、第二饱和二元酸/酸酐、第二多元醇和第二活性稀释剂;所述第二不饱和二元酸/酸酐与所述第二饱和二元酸/酸酐的摩尔比为1:1至2:1;
所述有机硅中间体在所述柔性不饱和聚酯基体树脂R1中的重量含量为9-13%;且所述有机硅中间体为含羟基或烷氧基的有机硅树脂;
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步骤如下:
(1)合成含有机硅结构单元的柔性不饱和聚酯基体树脂R1;
(2)合成不含有机硅结构单元的刚性不饱和聚酯基体树脂R2;
(3)将所述柔性不饱和聚酯基体树脂R1和所述刚性不饱和聚酯基体树脂R2混合均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加入第一不饱和二元酸/酸酐、第二饱和二元酸/酸酐、第一多元醇,在氮气保护下逐步升温至206-210℃,保温反应至酸值低于10mgKOH/g,形成端羟基不饱和聚酯,然后降温至180℃以下,加入有机硅中间体及催化剂,搅拌均匀,然后升温至180℃进行缩合,直至聚酯变透明;加入阻聚剂,搅拌均匀后用第一活性稀释剂兑稀,得到含有机硅结构单元的柔性不饱和聚酯基体树脂R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加入第二不饱和二元酸/酸酐、第二饱和二元酸/酸酐、第二多元醇,在氮气保护下逐步升温至206-210℃,保温反应至酸值达到28-30mgKOH/g,降温至190-195℃,加入阻聚剂,搅拌均匀后,用第二活性稀释剂兑稀,得到不含有机硅结构单元的刚性不饱和聚酯基体树脂R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福田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肇庆福田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637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