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氧化锌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25522.3 | 申请日: | 2016-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9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光;殷福星;王新;谭台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源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M4/48 | 分类号: | H01M4/48;H01M10/0525;B82Y30/00;B82Y40/00;C01G9/02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赵凤英 |
地址: | 517025 广东省河源***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锂离子电池 负极 氧化锌 纳米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可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氧化锌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包括如下步骤:
(1)乙酸锌作为前驱体在室温下溶解于去离子水中;
(2)将柠檬酸钠和氢氧化钠依次加入到步骤一的溶液中搅拌1-12小时;
(3)再向上步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六次甲基四胺,搅拌溶解;
其中,物料摩尔比为乙酸锌:柠檬酸钠:氢氧化钠:六次甲基四胺=1:1.8~2.1:1.8~2.1:1;
(4)转入反应釜,加热至120-160°C,保温10~48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到室温,过滤,收集,得到目标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源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未经河源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552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