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制热控制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2243.1 | 申请日: | 2016-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78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连彩云;李大伟;吴俊鸿;熊军;田雅颂;尚畇凯;罗永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65 | 分类号: | F24F11/65;F24F11/79;F24F13/08;F24F140/20;F24F11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廉振保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制热 控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空调制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进入制热模式后启动电辅热装置和压缩机,控制导风板处于第一导风角度,并使内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行;
步骤2,在进入开启制热模式第一预定时间后,获取用于表示送风温差的第一温差、以及用于表示内机换热器的管温与室内环境温度之差的第二温差;
其中,所述第一温差包括第一预定送风温差和大于所述第一预定送风温差的第二预定送风温差;
所述第一预定送风温差通过下式计算得到:
ΔT1=T1+ΔT_送风补偿
所述第二预定送风温差通过下式计算得到:
ΔT2=T2+ΔT_送风补偿
其中,
ΔT1为第一预定送风温差,
ΔT2为第二预定送风温差,
T1和T2为根据送风速度随送风温差的衰减曲线而确定的送风温差值,
ΔT_送风补偿为不同的工况、不同机型的补偿温度值;
步骤3,比较所述第一温差与所述第二温差之间的大小关系;
步骤4,根据所述大小关系控制所述压缩机的频率、和/或所述电辅热装置的启停、和/或所述导风板的导风角度、和/或所述风机的转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制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4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如果所述第一预定送风温差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差,则控制压缩机继续升频、维持电辅热装置和内风机的状态不变、并将所述导风板的导风角度增大至第二导风角度;和/或
步骤B,如果所述第二温差大于所述第一预定送风温差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定送风温差,则维持所述电辅热装置及导风板的状态不变,并将所述内风机的转速提高至第二转速;和/或
步骤C,如果所述第二温差大于所述第二预定送风温差,则降低压缩机的频率、维持所述电辅热装置的状态不变、将所述导风板的导风角度减小至第三导向角度、并将所述内风机的转速提高至第三转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制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还包括:根据内机换热器的管温、室内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及内风机的转速对压缩机进行自适应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制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所述步骤A或步骤C的情况下,每经过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再次进入所述步骤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制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执行所述步骤B时,经过第二预定时间判断所述第二温差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定送风温差;
如果所述第二温差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定送风温差,则根据内机换热器的管温、室内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及设定温度对压缩机进行控制;否则,再次进入步骤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制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由两块导风子板构成,所述两块导风子板在旋转至同一平面时将所述空调出风口完全封闭;
空调出风口的第一侧边与一个所述导风子板的一个边可枢转地连接,空调出风口的与所述第一侧边平行设置的第二侧边与另一个所述导风子板的一个边可枢转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制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由三块导风子板构成,所述三块导风子板在旋转至同一平面时将所述空调出风口完全封闭;
每个所述导风子板的第一边的中部与空调出风口的第一侧边可枢转地连接,每个所述导风子板的平行于所述第一边的第二边的中部与空调出风口的平行于所述第一侧边的第二侧边可枢转地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制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角度的取值范围是[0°,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224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GPS功能的USB装置
- 下一篇:利用蒸汽压力封锁热饮机置料槽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