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应于既有线改造的列控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1587.0 | 申请日: | 2016-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05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宁滨;赵会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L27/00 | 分类号: | B61L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平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2 | 代理人: | 董琪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应 既有 改造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行业的列车控制领域,特别涉及适应于既有线改造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和方法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对铁路运输要求不断提高,对铁路列车运行管理和安全控制要求也不断升级。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根据列车行驶速度和铁路运营的需求分为不同的级别。其中,我国干线铁路线路(既有线铁路线路)为CTCS-0级(简称C0),列车运行速度在160km/h以下,由通用式机车信号和列车运行监控装置(简称LKJ)作为车载设备,轨道电路、联锁和自动闭塞设备作为地面设备。在C0系统中,列车行车过程中过多依靠司机操作,劳动强度大,最重要的是安全性低(比如进站时由车站值班员通过无线列调向司机告知进站股道号,然后由司机操作显示屏键盘输入进路信息;若司机听错了、记错了股道号或按错了键盘,车载设备得到错误的进路信息,则可能引起列车岔区超速或冒进信号而发生脱轨或撞车事故,存在造成严重安全事故的隐患)。而目前的高铁、客运专线(即动车组)运行速度一般在200km/h以上,以多信息轨道电路和点式应答器(简称应答器)存储地面线路信息,以列车超速防护系统(简称ATP)为车载设备,构成了目前的CTCS-2级(简称C2)系统。但C2方案基本上仅针对高铁、客运专线等线路情况,而没有针对既有线的兼容方案,且成本很高。
C0系统和C2系统原理不同,独立运行,各有其优缺点。比如在C0系统中,存在着需要人工输入股道号、由IC卡人工输入临时限速信息的问题,很容易出现人员失误或故意造成的行车安全事故,导致C0系统的安全性较低。而且在C0系统中,线路数据存储在机车上,线路施工后修改线路,需要人工对所有机车进行数据更换,工作量大;更严重的是如果更换不及时,车载数据与地面状态不符,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而C2系统虽然具有足够的安全性,但临时限速信息及股道号的输入是在车站安装临时限速服务器,并铺设安全控制网络的条件下,由车站的列控中心(简称TCC)通过轨旁电子单元(简称LEU),以应答器报文(简称报文)的形式通过有源应答器发给车载ATP设备,而列控中心造价通常在上百万以上,再加上临时限速服务器、安全控制网络(以光纤负责多个车站之间的数据通信)、以及对多个列控中心进行集中控制和协调的区域数据控制中心,其造价在上千万至上亿,成本高昂,对于既有线的改造造成了巨大的成本压力。另外,由于客运专线、高速铁路仅运载旅客,没有货物运输,而且是近几年修建的,因此在设计之初及建造时就可以将车站设计的比较简单,这使得高铁线路的复杂度较低,而且不需要考虑货运的影响(比如列车重载、长编等问题);而且在设计时对于车辆的要求也比较明确,使得车辆类型也比较单一,这些措施都简化了高铁线路的设计,降低了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难度。因此C2系统适用的高铁线路上,道岔数量较少,道岔类型较单一,股道铺设合理,且车站内外、区间不存在长大下坡道、小半径曲线等复杂环境,车站的作业类型和复杂程度也很简单,这使得C2系统不适合复杂的既有线情况。这是由于,既有线的线路大多已有几十年的建造历史,甚至上百年历史的铁路线路仍在使用,这些既有线所处的地理环境极其复杂,而且既有线上行驶的机车、车辆的类型也十分复杂,并且存在着复杂的轨道电路制式。一旦这些复杂因素都需要在C2系统的列控中心中加以考虑,目前的C2系统的列控中心也无法应对既有线这样的复杂系统。因此,目前尚缺少一种适用于既有线改造、能兼容既有线和高速铁路的列控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C0系统大量依赖人工参与而导致安全性低的问题、以及更新的临时限速信息无法及时更新到列车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既有线改造的列控系统,包括地面设备和车载设备,
所述地面设备包括,安装在车站且顺序连接的联锁系统、并口LEU以及有源应答器;所述并口LEU采集所述联锁系统的接点状态,并将联锁系统的所述接点状态组合成进路选择条件,并将存储在并口LEU中的、与所述进路选择条件相应的车站报文发送给对应的有源应答器;所述有源应答器在有列车经过其作用范围时,将所述相应的车站报文发送给所述列车的车载设备;
所述车载设备包括,BTM,BTM天线,列车超速防护系统;所述BTM在列车经过所述有源应答器的作用范围时,通过BTM天线接收有源应答器发送的车站报文,并将所述车站报文发送给所述列车超速防护系统进行后续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15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拖车
- 下一篇:一种轨道车辆的实时定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