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恒力弹簧吊架平衡悬吊倾角燃烧器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9145.2 | 申请日: | 2016-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81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江涛;赵鹏;龚丽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5/02 | 分类号: | F23C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恒力 弹簧 吊架 平衡 悬吊 倾角 燃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吊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站超临界锅炉的燃烧器吊架装置。
背景技术
燃烧器在投运中所产生的形变及膨胀直接影响锅炉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锅炉在冷、热态启动时,水冷壁管子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温差所引起的收缩或膨胀变形,将直接影响到燃烧器的膨胀。同时燃烧器靠近炉膛向火面一端受炉内高温辐射热的影响,温度较高,而与风粉管道相连接的另一端则位于炉外,温度较低,使得燃烧器自身存在混合其高度、宽度和长度方向温差不同而引起的变形。此外,与燃烧器相连接的制粉系统风、粉管道的冷热温差引起的自身胀缩,也会使燃烧器产生不同程度的温度变形和应力。由此可见,燃烧器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空间交变应力体系下工作,极易产生较大的胀差,因此有效解决燃烧器胀差问题显得特别重要。
大型电站锅炉,尤其是下部带螺旋管圈的超临界直流锅炉,其燃烧器的固定方式多为通过恒力弹簧吊架直接悬吊起来。具体来说,对于小容量的锅炉,其燃烧器通过顶部的单个吊耳由一个恒力弹簧吊架直接悬吊;对于大容量的锅炉,其燃烧器通过顶部双孔吊耳由两个并联的恒力弹簧吊架直接悬吊。然而,近来出现了一种带预置水平倾角的燃烧器布置方式,该类型燃烧器是由间隔较小的多组燃烧器构成。这一典型结构使其悬吊系统面临着两大困难:一是构成倾角燃烧器的各组之间间隔很小,无法采用对各组倾角燃烧器单独布置恒力弹簧吊架的方法进行悬吊;二是考虑到倾角燃烧器的稳定性、安全性,其上须设置两个吊点,考虑到恒力弹簧吊架并联的原则是规格(包括吊杆长度)应该相同,该处也无法直接并联布置规格完全相同的恒力弹簧吊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临界锅炉燃烧器吊架装置和方法,既能稳定可靠地悬吊整组燃烧器,又能有效解决各组燃烧器之间的胀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恒力弹簧吊架平衡悬吊倾角燃烧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平衡吊梁、两个恒力弹簧吊架和主燃烧器,所述的主燃烧器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至少两组倾角燃烧器,每组倾角燃烧器的顶部设有吊架,或者每组倾角燃烧器的底部设有托架,所述的两个恒力弹簧吊架设于承重梁上,两个恒力弹簧吊架各通过一个第一连杆装置连接平衡吊梁,平衡吊梁的两侧各通过一个第二连杆装置连接最上侧的倾角燃烧器的吊架或托架,相邻的两组倾角燃烧器的吊架或托架的两侧分别通过第三连杆装置相连。
优选地,所述的第三连杆装置包括吊板和弹簧吊架,每组倾角燃烧器的吊架或托架的两侧各连接一个吊板,相邻的两组倾角燃烧器中位于上侧的一组倾角燃烧器的吊架或托架所连接的吊板直接或通过第一连接杆与弹簧吊架的上端连接,弹簧吊架的下端直接或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相邻的两组倾角燃烧器中位于下侧的一组倾角燃烧器的吊架或托架所连接的吊板。
更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连接杆为第二吊杆,第二连接杆为第二可调连杆。
更优选地,所述的吊板上设有第四吊耳,所述的吊板通过第四吊耳与第一连接杆或第二连接杆连接。
更优选地,所述的弹簧吊架为可变弹簧吊架或恒力弹簧吊架。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连杆装置包括第一可调连杆和设于平衡吊梁两侧的第一吊耳,第一可调连杆的一端与恒力弹簧吊架连接,另一端和第一吊耳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连杆装置包括第一吊杆、设于平衡吊梁两侧的第二吊耳和设于最上侧的倾角燃烧器的吊架或托架的两侧所连接的吊板上的第三吊耳,所述的第二吊耳与第一吊杆的一端连接,第一吊杆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吊耳。
优选地,所述的吊架或托架与水平面的夹角与倾角燃烧器的倾角保持一致。
优选地,所述的两个第二连杆装置位于倾角燃烧器重心线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的两个恒力弹簧吊架关于倾角燃烧器重心线对称布置。
优选地,所述的两个恒力弹簧吊架为卧式布置、立式布置或座式布置。
优选地,所述的两个恒力弹簧吊架结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91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