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会场监控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8657.7 | 申请日: | 2016-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097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谢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1/10 | 分类号: | G07C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潘桂生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会场 监控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会场监控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和高校等单位每年都要召开很多会议、聚会。会议、聚会的组织是个比较麻烦的过程,涉及参会人员的确定与通知、会议场所的选取与布置、会议签到、参会人员身份确认、到会人员统计等等。这些使得会议、聚会的组织者耗费了大量的精力、物力,大多会希望到会人员能全程参加会议、聚会。然而早退现象却时有发生,对会场中到会人员的早退情况的监控是非常有必要的。
传统的对会场中到会人员的早退情况的监控方式是:在会议或聚会时通过人工清点人数,或者打卡(例如指纹打卡)记录人数和姓名,散会时也是人工点名,或者打卡等再次记录在场人数和姓名,这种方式监控效率较低,特别是对参会人员较多的会议、聚会尤为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会场监控方法和系统,可以提高监控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会场监控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目标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终端和到会人员的移动终端间的相对距离;
获取所述目标终端上的第一高度采集装置所采集的第一高度值,并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上的第二高度采集装置所采集的第二高度值;
结合所述第一高度值和所述第二高度值确定所述目标终端和所述移动终端间的垂直高度差;
结合所述相对距离、所述垂直高度差对所述到会人员的在会场状态进行监控。
一种会场监控系统,包括目标终端,所述目标终端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终端和到会人员的移动终端间的相对距离;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终端上的第一高度采集装置所采集的第一高度值,并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上的第二高度采集装置所采集的第二高度值;
处理模块,用于结合所述第一高度值和所述第二高度值确定所述目标终端和所述移动终端间的垂直高度差;
监控模块,用于结合所述相对距离、所述垂直高度差对所述到会人员的在会场状态进行监控。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方案,目标终端获取所述目标终端和到会人员的移动终端间的相对距离,并获取所述目标终端上的第一高度采集装置所采集的第一高度值和所述移动终端上的第二高度采集装置所采集的第二高度值,结合所述第一高度值和所述第二高度值确定所述目标终端和所述移动终端间的垂直高度差,在结合所述相对距离、所述垂直高度差对所述到会人员的在会场状态进行监控,无需组织者或者到会人员做任何动作即可实现到会人员的在会场状态监控,增加了监控效率,且由于是基于所述目标终端和所述移动终端间的相对距离、垂直高度差两个参数对到会人员的在会场状态进行监控,监控的准确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会场监控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步骤S104在其中一个具体示例中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会场监控方法运行环境一实施例结构部署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会场监控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图4中的监控模块在其中一个具体示例中的细化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会场监控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下述说明中,首先针对本发明的会场监控方法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再对本发明的会场监控系统的各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会场监控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目标终端,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会场监控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1:获取所述目标终端和到会人员的移动终端间的相对距离;
这里,所述目标终端包括移动终端以及非移动终端,非移动终端包括台式计算机,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Smart Phone)、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等。
具体地,可以通过所述目标终端和所述移动终端的定位信息,如GPS信息获取移动终端间的相对距离,例如,所述移动终端将自身的定位信息发送给目标终端,目标终端结合所接收到的定位信息和自身的定位信息获取所述目标终端和所述移动终端间的相对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86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门禁系统、客户端、及门禁的身份验证方法
- 下一篇:商务考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