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试验用砌块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8631.2 | 申请日: | 2016-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05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郑文忠;焦贞贞;黄文宣;王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8B3/04 | 分类号: | B28B3/04;B28B13/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试验 砌块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的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试验用砌块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砌体结构是建筑结构中一种重要的结构形式,目前建筑中使用的主要是普通混凝土砌块。而随着工业的发展,我国矿渣产量约2.4亿吨/年。虽然这些工业废弃物作为掺合料已经利用在混凝土中,但是产量逐年增多,矿渣与粉煤灰不能够完全充分利用。因此积极开发以矿渣或矿渣和粉煤灰为基材的节能环保的新型砌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试验室中已经研制出适用于制备碱矿渣胶凝材料砌块的配合比。混凝土砌块是应用定型试块成型机制备的,适用于工厂化生产。具有砌块成型快、成型质量好等优点,但是砌块加工厂一次生产的砌块产量大,所需原材料较多,在新型砌块的研究中使用成型机制备砌块会造成试验材料的浪费。因此,结合工业化生产砌块技术与试验室制备砌块的要求,提供一种试验室试验用砌块加工设备用于碱矿渣胶凝材料砌块的研发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新型砌块的研究中使用成型机制备砌块会造成试验材料浪费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试验用砌块加工装置。
本发明一种试验用砌块加工装置由钢架、施压模和承压模组成;所述钢架由钢架顶板、钢架底板和立柱组成;所述施压模由施压模顶板、施压模压头、四根第一竖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组成;所述施压模压头由施压模连接板、压头模框、压头底板和六角螺栓组成;所述承压模由承压模模箱、模芯、模芯定位板、试件托板、模箱支撑板和第二加劲肋组成;所述钢架顶板与立柱是通过钢架顶板与立柱之间的角焊缝连接,所述钢架顶板与立柱的腹板之间的夹角处通过角钢焊接加固;所述钢架底板与立柱是通过钢架底板与立柱之间的角焊缝连接,所述钢架底板与立柱的腹板之间的夹角处设置有第一加劲肋;所述施压模连接板与施压模顶板通过四根第一竖杆和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千斤顶设置在钢架顶板上表面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千斤顶设置在施压模连接板上表面的中心位置;所述施压模连接板与压头模框的四周通过焊接接合,所述压头模框的下端通过六角螺栓连接有压头底板,所述压头模框开有与所述模芯定位板上部相配的凹槽;所述模箱支撑板的中心处开有孔洞,所述承压模模箱设置在模箱支撑板中心处的孔洞内,所述承压模模箱的外围与模箱支撑板中心处的孔洞的边缘通过焊接接合,所述承压模模箱的侧面和模箱支撑板之间的夹角处设置有第二加劲肋;所述模箱支撑板与钢架顶板通过四根第二竖杆和螺母固定连接,且通过焊接接合在立柱的翼缘上;所述承压模模箱短边侧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模芯定位板的下部中心位置设置有两个与模芯相配合的凹槽,且通过焊接与模芯的上表面接合;所述模芯定位板的下部两端设置有两个与承压模模箱短边侧板中心位置凹槽相配合的凹槽;所述承压模模箱的下方设置有试件托板,所述钢架底板与试件托板之间设置有四个第三千斤顶。
原理:当砌块通过施压模挤压成功后,同时控制第二千斤顶施压与钢架底板上的第三千斤顶卸压下降,将成型的砌块压出,砌块与试件托板共同下降至可取出砌块为止,将试件托板托起砌块放置养护室养护。依次循环制备砌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试验用砌块加工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操作便捷、砌块成型快、脱模时间短、占用空间小、可重复使用。
2、砌块成型时施压模施加的挤压力较均匀,可加工出材质均匀密实的空心砌块,消除了现有试验室中需要人工挤压或者压力机挤压的繁琐步骤,避免了人工给予挤压力,克服了压力不均匀导致的砌块制品各部分强度不一致的缺陷与不足。试验室试验用砌块加工设备的施压模和承压模通过钢板间的千斤顶和竖杆实现上下移动和荷载施加。所设承压模的高度高于砌块的高度,可避免在挤压成型过程中多次添加原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试验用砌块加工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试验用砌块加工装置的轴侧图;
图3为试验用砌块加工装置的正视图;
图4为试验用砌块加工装置的侧视图;
图5为所述钢架的轴侧图;
图6为所述钢架的正视图;
图7为所述钢架的侧视图;
图8为所述施压模的轴侧图;
图9为所述施压模的正视图;
图10为所述施压模的侧视图;
图11为所述施压模压头的水平投影图;
图12为所述施压模压头的侧视图;
图13为所述施压模压头的正视图;
图14为所述承压模的轴侧图;
图15为所述承压模的正视图;
图16为所述承压模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86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护装置以及保护装置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零速对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