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备水温调节功能的水杯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8114.5 | 申请日: | 2016-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02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叶晴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晴川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备 水温 调节 功能 水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用工具领域,特别指一种具备水温调节功能的水杯。
背景技术
水杯是我们日常用来盛装的液体的容器,通常都采用高度大于宽度的圆柱体造型,以便于手拿取并保留液体的温度,也有方形等形状的水杯。有的水杯还会带有握柄、把手,或带有额外的防烫、保温等功能结构。水杯一般体积较小,人们可以很方便的单手拿起,杯底较宽大,可以稳定放在桌子上。水杯体采用玻璃、陶瓷、塑料、金属等坚固、不溶于水的材料制作,并可以安全容纳多种可食用液体(如饮料、酒水等)。杯子多呈圆柱形,上面开口,中空,以供盛物;因杯开口,杯内液体易被四周尘埃污染,所以当长时间放置,多用杯盖遮掩;盛载热饮的杯有手柄,这样方便使用。水杯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具,特别是对于上班族、学生、老师等人群;玻璃、陶瓷、塑料等材质的水杯为普通水杯,其功能仅为盛放液体,在其基础上出现了保温水杯,通过杯壁的保温层设计实现对杯内液体的保温功能,该种保温功能仅能在一定时间内维持水温,这个时间段随着水杯的使用不断缩短,液体在水杯内放置超过保温时间后会逐步变冷,并且,保温杯使用时需要加入热水,办公司一般采用饮水机或热水壶加热热水,在热水需求量较大时,往往存在热水供应量跟不上使用量的情况,影响正常热水饮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快捷,通过单独配置的加热导热结构实现水杯内水温控制的具备水温调节功能的水杯。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备水温调节功能的水杯,包括杯体及旋转座,其中,上述杯体内部为空腔结构,并通过隔板上下分隔为储水空间及装配空间,隔板中部开设有通孔,该通孔下方设置有导热盘,导热盘的上方对应设置有导热筒,导热筒向上往储水空间内延伸,其上端靠近杯体的顶部开口处;上述旋转座可拆卸地设置于杯体的下部,并安装固定在上述装配空间内;旋转座内部为空腔结构,其内设有相互电连接的控制盒及线圈,线圈与上述隔板底部的导热盘上下对应设置,旋转座装入装配空间内,使导热盘与隔板对齐,并打开控制盒的控制开关,使线圈导电,产生涡流,使导热盘发热,导热盘将热量传导至导热筒内,导热筒加热储水空间内的水,以调节水温。
优选地,所述的杯体包括本体、外螺纹部、隔板、压杆、导热盘、导热筒及内螺纹部,其中,上述本体为圆筒状,隔板设置于本体内部,且靠近本体的底部,将本体内部空腔结构分隔为储水空间及装配空间。
优选地,所述的内螺纹部设置于本体下方装配空间的内侧壁上,并与上述旋转座的外侧壁上的旋转部之间螺纹连接,以便使旋转座可拆卸的安装在装配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的压杆设置于隔板的下部,并向下方延伸。
优选地,所述的导热筒为圆筒结构,其顶部为密封面,底部为开放面,导热筒嵌设在隔板的中部通孔内,并对齐导热盘;导热筒的侧壁上间隔设有至少二个导孔,导孔均布在导热筒的,并贯通储水空间与导热筒的内部空间,导热筒内部加热后的水流经导孔进入储水空间内,形成杯内环流,实现了导热筒与储水空间内的水进行热量交换,不断调整水温。
优选地,所述的本体的上部可拆卸地设置有盖体,盖体的盖本体下部为开放面,且其内侧壁上设有上螺纹部,该上螺纹部与设置于上述本体上部外侧壁上的外螺纹部之间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旋转座包括底座、旋转部、控制盒、压力传感器及线圈,其中,上述旋转部设置于底座上部,旋转部的外侧壁上设有螺纹部,该螺纹部与上述内螺纹部之间螺纹连接,以使旋转座可拆卸地连接安装在装配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的旋转部内部为空腔结构,旋转部的顶部中央处开设有嵌孔;上述控制盒及线圈设置于旋转部内部的空腔结构内,线圈对应设置于嵌孔下方,上述导热盘嵌设在嵌孔内,使线圈对准导热盘,线圈通电后,产生的涡流使导热盘发热,导热盘将热量传递至其上的导热筒内。
优选地,所述的旋转部上对应上述压杆开设有插孔,插孔贯穿旋转部的内外空间;插孔的下方对应设有压力传感器,旋转座拧入装配空间内时,压杆穿过插孔逐步压向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不断增加,并将压力信息传递至控制盒内的主控芯片,主控芯片根据压力信息的大小调整线圈内的电流强度,实现水温控制。
优选地,所述的底座底部开设有散热孔,散热孔贯通旋转部内外空间,以便散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晴川,未经叶晴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81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