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重袭杀无公害灭虫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7692.7 | 申请日: | 2016-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68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周允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林娟 |
主分类号: | A01M1/22 | 分类号: | A01M1/22;A01M29/22;A01M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重 公害 灭虫 | ||
害虫与人争粮,危害农作物,是必须要消灭的化学治虫会污染环境,和产生农药残留,污染食物。激光是一门新兴的科技,它能产生强光,但不能产生杀虫的电,热。所以激光不能直接杀灭害虫。但激光产生的强光,能损伤害虫的单眼,复眼,触角末梢,透明黏膜,导致害虫的神经节损害。利用电子技术中的倍压小电流整流电路能直截了当触杀害虫,振荡电路带动的振动器产生振动迫使害虫移位,利用多种物理原理构成的治虫器能做到大量杀灭害虫,不损伤农作物。本设计产品采用物理方法对害虫进行袭杀,无化学药品治虫带来的三大危害。有望成为化学治虫的替代品。本设计产品大量采用电子电路和电子原件,应属电子类产品。本设计产品:安全,清洁,轻便,灵活,使用成本低,可在多个范围内使用。应有很广泛的市场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灭虫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多重袭杀无公害灭虫器。
背景技术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要大量资源,其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就是要用农林作物(粮食,蔬菜,水果,各种经济作物)来养活人类自己。可是全世界有无数量的虫子也要这种资源来维持生命和种族的生存,这种和人类争夺生存资源,危害人类生存的虫子,就被叫作害虫。全世界每年损失在害虫口中的经济作物的数量极为巨大,从经济价值来说千亿,万亿都不止,单单粮食的损失就可以用来养活几千万人口。
人类自从有文明以来就不断的和害虫作斗争。目前防治虫害最有效的手段是化学方法,就是制成能以化学方式杀虫的农药。农药杀虫的优点是不论大小范围均可达到消灭虫害的效果,保证作物丰收。但这种除虫的方法也存在严重缺点,就是对环境有严重影响,并且残余农药会留存在农作物上,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这就是环境污染,食物污染。更何况长期使用农药,害虫会产生抗药性。所以人们经常在考虑是否能有更好的防治害虫的方法。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现了激光。多少年来激光的研究成果丰硕,大量被应用于通讯和军事方面。但在其它方面也不断有人在探索。激光不能直接杀虫但其强光能强烈影响害虫。如果在此基础再添加其他物理手段如振荡,振动,高压微电流触杀,微电流剌激,把它们结合起来就可以制出一款无公害的物理方式的治虫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重袭杀无公害灭虫器。
将多个单只的激光二极管集合起来,在低电压微电流的情况下形成一束低能量的发强光的激光束,采用不断移动的方法照射农作物,达到除虫的目的。形成的激光本身不能直接产生电,热来杀死害虫。它对害虫的攻击是强光.强烈的光通过害虫的复眼,单眼,触角的灵敏末梢,或薄而透明的黏膜,影响害虫的神经节(中枢神经)造成害虫失明,盲目,晕眩,旋转,失控,逃逸。最后由于神经节受损而死亡。这与某些农药致害虫神经中毒死亡,其机理是相彷的。可说是异曲而同工。被激光的强光照射的植物,没有神经节,不会产生象害虫一样的伤害。而低功率的激光不产生热不会灼伤植物。这样就达到灭除害虫,而不伤作物的目的。第二重,电子电路构成振荡电路,推动振动器产生振动迫使害虫产生位移,不是太强的振动不会影响农作物,害虫在振动的剌激下必然会作出蠕动,跳跃,逃避等动作加速被消灭的可能。第三重,为倍压(小电流)电路组成的高压触杀网,网上正,负电极丝不连接,平时不导电无高压,当害虫碰触正,负电极丝时,虫体构成回路,立即被高压电击毙。第四重,在底部边框上设置低电压电网扩大与害虫的接触面加大害虫被触杀的可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重袭杀无公害灭虫器,其特征在于:主要元件是激光二极管,采用市售5V,6MM的点状可调焦的激光二极管,经过精选,选能发强光的,淘汰次劣品,加以组合,由于单只管的功率只有5MW,且只能形成一个光点,故在一块装激光二极管的主电路板上按同心圆分三层排列二十只激光二极管,集合成一个光束,以产生足够的强光度,还必须经过加工,由于激光二极管外壳是6MM铜壳包装,故无法将它们形成一束比较集中的光束,只有将它们一个个按不同角度悬挂在同一块装激光二极管的主电路板下才能形成一个聚光区域进行工作,所以要将一只只激光二极管分别套上硬性塑料管,外面缠上铜丝做成可以悬挂,不会轻易移动的元件,装在主电路板上才能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林娟,未经徐林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76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树木打药车
- 下一篇:一种智能驱动式气压灭蚊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