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W‑Cu合金同种材料的高强度连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6891.6 | 申请日: | 2016-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22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夏春智;杨骏;许祥平;邹家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1/008 | 分类号: | B23K1/008;B23K1/20;B23K35/3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肖念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u 合金 同种 材料 强度 连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W-Cu合金同种材料的高强度连接工艺。
背景技术
W-Cu合金兼具了W和Cu的诸多优异性能,其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高的强度和硬度,低的热膨胀系数,良好的耐电弧侵蚀性、抗高温氧化性及抗熔焊性等优异特征。广泛应用于能源、电力、航空航天、国防工业以及核工业等领域,主要涉及炮轨导弹头、火箭发动机喷管喉衬、喷嘴和燃气舵等部件,是一种极具有发展前进的高温复合材料。而在生产使用过程中,通常采用高温烧结以及热等静压等方式实现W-Cu合金之间的连接,其生产制造工艺繁琐复杂,成本投入较大,连接强度低,难以满足W-Cu合金的使用要求以及展现W-Cu合金的优异性能。W-Cu合金对气体杂质敏感性较大,以及易出现脆化物相和微孔,严重影响连接区域的气密性及承载能力,采用一般的连接方式难以满足。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连接W-Cu合金材料的强度较低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同种W-Cu合金的高强度连接工艺,以获得高强度的连接接头。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W-Cu合金高强度连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对待钎焊的W-Cu合金和钎料进行清理,利用酸洗和砂子打磨除去表面的杂质、油污以及氧化膜,将W-Cu复合材料和钎料箔片置于丙酮中,采用超声波清洗10~15min,并进行干燥处理;
2)装配:将清洗后的钎料箔片置于W-Cu合金待焊表面之间,并紧贴装配于专用钎焊夹具中,控制钎缝间隙在20~50μm之间,确保连接的精度,在夹具上放置额定质量的压头并施加适量的压力,产生0.08~0.12MPa的恒定垂直压力;
3)钎焊连接:将装配好的夹具整体置于真空度不低于1.5×10-3Pa的钎焊设备中,首先以10~20℃/min的速率升温至300~350℃,进行第一次保温15~20min,再以8~12℃/min的速率升温,进行第二次保温10~15min,再以4~6℃/min的速率继续升温至钎焊温度,保温时间为20~45min,再以4~6℃/min的速率冷却,冷却保温时间为5~10min,最后通入氩气,以50~60℃/min的速率冷却至200~250℃,随炉冷却至室温,完成钎焊,开炉取出被焊连接件即可。
作为优选,所述的钎料为:铜基钎料(Cu78.8%、Mn7.8%、Co4.7%、Ni2.4%、Zr3.5%、Ti2.8%),钎焊温度为1010~1060℃;银基钎料(Ag70.5%、Cu23%、Ti3.8%、Ni2.5%、B0.2%),钎焊温度为830~890℃,钎料厚度均为100~150μm。
作为优选,酸洗采用5%HF、20%HNO3和75%H2O溶液清洗W-Cu合金表面3~5min。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1)中,依次利用W28、W14、W7、W3.5号金相砂纸对待焊W-Cu合金表面进行打磨光滑,利用W5和W3.5号金相砂纸对钎料箔片表面进行打磨。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2)所述的钎缝间隙采用固定厚度的钢模控制,厚度尺寸为20~50μm。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3)中,利用Cu基钎料钎焊时,第二次保温温度为800~850℃,冷却保温温度为900~950℃;利用Ag基钎料钎焊时,第二次保温温度为600~650℃,冷却保温温度为700~750℃。
钎焊采用固液相连的方法,将W-Cu合金连接成复合件,保证其拥有较高的强度,同时可以满足W-Cu合金在各种复杂环境的应用,极大的展现其优异的性能特点。
有益效果:本发明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真空钎焊前无须对待焊W-Cu合金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实现W-Cu合金的直接焊接,无需保护措施,通过控制间隙、施加适量的压力以及通氩气保护快速急冷实现W-Cu合金的高强度连接,塑形性能优异,接头组织细密以及残余应力较小,连接工艺可重复再现,便于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1~4的钎焊结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1~4的高强度连接工艺曲线示意图。
图3为具体实施2得到的W-Cu合金的钎焊接头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4为具体实施2得到的W-Cu合金的钎焊接头的弯曲断口微观形貌照片。
图5为具体实施3得到的W-Cu合金的钎焊接头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6为具体实施3得到的W-Cu合金的钎焊接头的弯曲断口微观形貌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68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