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防止进水损害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6355.6 | 申请日: | 2016-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77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沈少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H04M1/74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薛祥辉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防止 进水 损害 方法 装置 移动 终端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防止进水损害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该方法包括:采集移动终端的近水状态信息;根据采集到的所述近水状态信息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有进水危险,当判定有进水危险时,切断所述移动终端的主板的供电电源。该装置包括:采集单元和判断单元。本发明能够自动感应到移动终端有进水危险时对其进行断电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终端的防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防止进水损害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终端以及可穿戴设备的使用场景越来越复杂,对终端的防水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户外活动、野外求生中遇到雨天,近水活动中如泡温泉,钓鱼等,即使是室内也会有手机不慎掉入台盆或者卫生间的可能。目前具备防水功能的手机更加受到用户的欢迎。因此,防水性能的好坏是高端手机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影响整机的安全性能,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用户的满意度。
现有的防水技术方案如下:
方案一,机壳上设有耳机插孔和充电插孔设置密封盖或者密封塞,手机壳体上开孔处均粘设有防水膜或塞有防水塞,或者在手机内设置防水圈。这些方案需要更改手机外观和机壳的结构,对部件及结构的改造依赖性大,且防水效果不能持久和完全保证,良品率低,可生产性难度大。
方案二,通过转轴将摄像头、听筒、话筒和充电口隐藏起来,达到防水的目的。这种方案需要更改手机外观和机壳的结构,对部件及结构的改造依赖性大,且防水效果不能持久和完全保证,适用于有转轴的翻盖手机。
方案三,把手机的主板和显示屏置于可密封的盒子中。放置主板的软塑料盒子有一半是可开闭的,便于取放电池和入网卡等。所有按键与塑料盒体制成一体,不透水。可防止手机进水而烧坏主板或显示屏等主要元件。这种方案需要更改手机外观和机壳的结构,对部件及结构的改造依赖性大,设计成本高。且不能使得手机所有部件完全防水,还会增加手机厚度。
方案四,通过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通过水溶性绝缘隔离层连接实现与电源电连接的短路检测器,通过水溶性绝缘隔离层在进水后导电,使得手机防水装置产生短路,从而截断向设备供电。这种方案紧紧解决了防水短路问题,还是存在一定程度的主板短路损坏的概率,且进水后的手机无法短时间内继续使用。
方案五,通过置于手机壳体上的电源的两端并联有由密封的继电器和置于手机壳体上的触发开关组成的防水触发电路。当手机不小心掉入水中时,手机壳体上的触发开关遇水导通,使防水触发电路与电源之间形成通路,而手机工作电路处于完全断路状态。这种方案紧紧解决了防水短路问题,还是存在一定程度的主板短路损坏的概率,且进水后的手机无法短时间内继续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适应防止进水损害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自动感应到移动终端有进水危险时对其进行断电保护。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自适应防止进水损害的方法,包括:
采集移动终端的近水状态信息;
根据采集到的所述近水状态信息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有进水危险,当判定有进水危险时,切断所述移动终端的主板的供电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近水状态信息,包括:
移动终端在设定的近水阶段的运动状态变化特征;或者,
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和移动终端距水面之距离。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近水状态信息为移动终端在近水的设定阶段的运动状态变化特征的情况下,所述采集移动终端的近水状态信息,包括:
通过电磁波介质反射的方式或者频率扫描的方式,对移动终端在经过距水面设定数量的不同距离处的运动轨迹进行记录,并记录相应的用时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63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设备信息收集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密码保存并输出的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