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追溯食品流通及交易信息的方法及电子秤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16031.2 | 申请日: | 2016-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7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张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联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G01G19/4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王少文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追溯 食品 流通 交易 信息 方法 电子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追溯食品流通及交易信息的方法及相应的电子计量秤, 尤其涉及一种可追溯食品流通及交易信息的方法及相应的电子计量秤。
背景技术
目前食品流通追溯环节实现落地性困难重重,主要体现在无法将交易双方 进行强关联。交易信息和交易双方没有办法强关联,由此导致了追溯数据的不 完整,追溯以及监管也就失去了意义。
当然可以通过政府手段强制要求所有的交易双方将数据进行主动上报,但 是从实际的应用和经验来看,很难用强制手段来执行下去。
所以,迫切的需要一种更加友好的方式来实现监管需求。从食品流通交易 的环节来看,询价、称重、付款均是交易环节不可缺少的部分。称重和付款可 以认为是交易的趋于完成部分,付款是有多种途径,线下支付和线上支付,所 以,称重环节成了唯一必不可少并且可以实现业务关联的环节,可追溯食品流 通及交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的需求日益强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在食品流通集贸市场的食品安全追溯问题,可 以实现交易双方以及食品强关联的可追溯食品流通及交易信息的方法及电子秤。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可追溯食品流通及交易信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认交易食品的种类信息:
1.1)对交易食品进行拍照;
1.2)根据人工选择和/或拍照识别交易食品的种类;
2)确认交易双方的身份信息:
2.1)分别采集供货商和采购商身份信息;
2.2)对供货商和采购商的身份进行认证;
3)确认交易食品的计量和计价信息:
3.1)身份认证未通过,则不进行计量计价;身份认证通过后,对交易食品 进行计量计价,生成交易信息;所述交易信息包括计量信息,或者包括计量信 息和计价信息;
3.2)存储拍照信息、食品种类信息、供货商和采购商身份信息和交易信息;
4)食品交易;
5)打印追溯信息并上报:
5.1)由时间信息、食品种类信息、供货商和采购商身份信息、交易信息生 成追溯信息;
5.2)将追溯信息打印成追溯条码或二维码,贴在食品或食品包装上;
5.3)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上报追溯信息,或者上报拍照信息和追溯信息。
上述方法还包括交易前的入库识别步骤:在供货商进行食品入库时,通过 RFID模式实现食品的自动识别和关联,用于拍照识别。
上述方法还包括交易前的入库检测步骤:在供货商进行食品入库时,进行 食品的质量初步检测,产生检测信息;
上述步骤5具体如下:
5.1)由时间信息、食品种类信息、供货商和采购商身份信息、交易信息、 检测信息生成追溯信息;
5.2)将追溯信息打印成追溯条码或二维码,贴在食品或食品包装上;
5.3)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上报追溯信息,或者上报拍照信息和追溯信息。
一种可追溯食品流通及交易信息的电子秤,包括电子秤,所述电子秤上设 置有显示屏、输入键盘、打印机,所述电子秤内设置有处理单元以及与处理单 元相连的计量单元和通讯单元;所述显示屏、输入键盘、打印机分别与处理单 元连接;其特殊之处是:还包括与电子秤处理单元相连的照相机、读卡器;所 述读卡器用于识别多个身份识别卡;所述通讯单元包括内置的4G模块、wifi模 块、有线通讯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上述电子秤还可包括与处理单元相连的检测单元。
上述电子秤还可包括与处理单元相连的RFID单元。
上述照相机可固定在立柱顶端,所述立柱设置在电子秤上且顶端高于电子 秤;或者,照相机通过通讯电缆与电子秤相连。
上述照相机还可固定在可三维调节的立柱顶端,所述立柱设置在电子秤上 且顶端高于电子秤;或者,照相机通过通讯电缆与电子秤相连。
上述读卡器可设置在电子秤上,或者,读卡器通过通讯电缆与电子秤相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交易环节中增加了身份认证环节,认证不通过,则无法进行交 易,避免了监控盲区,可实现所有交易以及交易对象的追溯监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联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联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60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体行为分析装置、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基于二维码及拼图的防伪方法及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