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液力缓速器中的自吸式油泵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15244.3 | 申请日: | 2016-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7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袁可定;朱召虎;李冬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华盛联合制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9/02 | 分类号: | F04D9/02;F04D29/00;F04D29/42;F04D29/08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91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液力缓速器 中的 油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力缓速器领域,具体讲的是一种用于液力缓速器中的自吸式油泵。
背景技术
液力缓速器是一种汽车辅助制动装置,主要应用于大型客车、城市公交车辆、重型卡车 及军车;随着用户对整车行驶制动安全性要求的提高,整车匹配液力缓速器已成趋势。
主轴是液力缓速器中的重要部件,起到将液力缓速器的制动力传递到汽车变速箱的作用。 液力缓速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其主轴也随着变速箱的主轴运转,这样就需要由吸油泵从液 力缓速器的油室中吸上,传输到外部进行润滑以及润滑其它部件,比如轴承、油封。但现有 技术中的吸油泵未在进油孔和出油孔之间设置防止气体循环的阻挡结构,这样会产生以下不 足:吸油泵在吸油前期排气时,气体会在油腔内循环,从而气体排出时间长,导致吸油速度 较慢,自吸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自吸效果好的用于液力缓速器中 的自吸式油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用于液力缓速器中的自吸式油泵,包括泵体和置于泵体中 的叶轮;所述泵体由相对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而成;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进油孔; 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出油孔;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接后形成容纳叶轮的圆形腔体以及 连通进油孔与出油孔的油道;所述油道沿圆形腔体的圆周壁环形设置;在进油孔和出油孔之 间的圆形腔体圆周壁上设有突出于圆周壁的凸台;所述凸台的凸出面为与叶轮同轴的凹弧面。
所述凹弧面的半径与叶轮的半径一致。
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带动叶轮转动的转动轴伸入的通孔。
在通孔朝壳体外部的一侧设有容置油封挡圈的下沉槽。
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贴合面上设有防止油从贴合面溢出的密封结构。
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在第二壳体上的圆形凹槽和置于圆形凹槽中的密封圈;所述圆形凹 槽与圆形腔体同轴,且圆形凹槽的半径大于圆形腔体的半径。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在进油孔和出油孔之间 的腔体周壁上设有突出于周壁的圆弧凸台,并且圆弧凸台上的凹弧面的半径与叶轮的半径一 致并且同轴,这样在吸油前期排气时,圆弧凸台起到防止气体在油腔内循环的作用,可使气 体顺利从出油孔排出,提高了自吸效果,增加吸油泵的工作效率;2、由第一壳体、第二壳体 以及叶轮即可组成了吸油泵,结构简单,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用于液力缓速器中的自吸式油泵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用于液力缓速器中的自吸式油泵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用于液力缓速器中的自吸式油泵中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用于液力缓速器中的自吸式油泵中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用于液力缓速器中的自吸式油泵中第二壳体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其中:1、第一壳体;1.1、进油孔;2、第二壳体;2.1、出油孔;2.2、通孔;2.4、下沉 槽;2.3、圆形凹槽;3、叶轮;4、圆形腔体;5、油道;6、凸台;6.1、凹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参见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发明用于液力缓速器中的自吸式油泵,包括泵体和置于泵 体中的叶轮3;所述泵体由相对设置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连接而成,具体的,可以螺 接;所述第一壳体1上设有进油孔1.1;所述第二壳体2上设有出油孔2.1;所述第一壳体1 与第二壳体2连接后形成容纳叶轮3的圆形腔体4以及连通进油孔1.1与出油孔2.1的油道5; 所述的油道5包括设在第一壳体1上的第一油槽5.1和设在第二壳体2上的第二油槽5.2,第 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连接连接后,第一油槽5.1和第二油槽5.2配合形成油道5;所述油道 5沿圆形腔体4的圆周壁环形设置;在进油孔1.1和出油孔2.1之间的圆形腔体4圆周壁上设 有突出于圆周壁的凸台6;所述凸台6的凸出面为与叶轮3同轴的凹弧面6.1。
所述凹弧面6.1的半径与叶轮3的半径一致。
所述第二壳体2上设有带动叶轮3转动的转动轴伸入的通孔2.2。
在通孔2.2朝壳体外部的一侧设有容置油封挡圈的下沉槽2.4。这样,在下沉槽2.4处安 装有油封挡圈,这样在转动轴时转动时保证圆形腔体4的密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华盛联合制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华盛联合制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52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