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然对流聚合酶链反应微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14902.7 | 申请日: | 2016-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0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庆;杨波;黄嘉欣;王林燕;张大伟;山口佳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38 | 分类号: | C12M1/38;C12M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然 对流 聚合 反应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循环系统,特别涉及一种自然对流聚合酶链反应PCR微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PCR(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仪通过循环加热、冷却的方式实现PCR反应的变性、退火和扩展过程,导致了传统的PCR仪升降温变化速率慢,反应液受热不均匀,较大的反应体积增加了生物试剂的消耗量等不足,造成了装置价格昂贵、反应时间长,样品耗量大,提高了实验成本。采用自然对流实现PCR,无需对反应腔体反复加热,节约了反应时间,而且自然对流PCR芯片体积较小,每次PCR反应所需试剂量少,节约了实验成本。因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紧凑的自然对流PCR微系统,可实现DNA的快速PCR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传统PCR升降温变化速率慢,反应液受热不均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然对流聚合酶链反应微系统,是一款微型化、易操作、反应时间短的自然对流PCR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然对流聚合酶链反应微系统,包括温控模块、自然对流PCR芯片模块和芯片位置调节模块,温控模块由两个自动恒温控制仪和变压器、上下两个金属电加热元件及两个金属电加热元件上的热敏电阻组成,芯片位置调节模块由滑杆、螺母和滑动基座、上下基座组成,上金属电加热元件为中空金属结构,左右各与两个管道连接,两个管道用于注入和排出水;下金属电加热元件置于自然对流PCR芯片模块底部,自然对流PCR芯片模块夹在两个金属电加热元件之间,自然对流PCR芯片模块由单个或阵列自然对流PCR腔体组成,自然对流PCR芯片置于自然对流PCR腔体内;滑杆穿过滑动基座,滑杆两头固定在上下基座上,滑动基座沿着滑杆上下滑动,两个金属电加热元件及自然对流PCR芯片模块置于上基座和滑动基座之间,锁紧滑动基座上正对滑杆的螺母,可固定滑动基座,使自然对流PCR芯片模块紧贴在两个金属电加热元件之间,两个热敏电阻检测分别检测上下两个金属电加热元件的温度,检测的温度送两个自动恒温控制仪,两个自动恒温控制仪输出分别控制两个金属电加热元件温度,电源输入通过变压器给两个自动恒温控制仪供电。
所述自然对流PCR芯片上表面依次贴有PCR热封膜和铝箔,自然对流PCR芯片置于注有PCR反应液的自然对流PCR腔体内。
所述注入水的上金属电加热元件和下金属电加热元件形成自然对流PCR芯片模块的温度对流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自然对流聚合酶链反应微系统,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易操作,可实现快速PCR反应。与传统PCR仪及常规自然对流装置相比,本发明有微型化、成本低、PCR耗时短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自然对流聚合酶链反应微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自然对流聚合酶链反应微系统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自然对流聚合酶链反应微系统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自然对流聚合酶链反应微系统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自然对流聚合酶链反应微系统产物毛细管电泳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自然对流型PCR系统,包括温控模块、自然对流PCR芯片模块6和芯片位置调节模块,温控模块由两个自动恒温控制仪1、2和变压器3、上下两个金属电加热元件4、5及两个金属电加热元件上的热敏电阻组成,芯片位置调节模块由滑杆7、螺母9和滑动基座8、上下基座10、11组成。两个热敏电阻检测分别检测上下两个金属电加热元件的温度,检测的温度送两个自动恒温控制仪,两个自动恒温控制仪输出分别控制两个金属电加热元件温度。电源输入通过变压器3给两个自动恒温控制仪1、2供电。
金属电加热元件5为中空金属结构,金属电加热元件5左右各与管道12、13连接,管道12、13用于注入和排出水,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便于控制加热温度的变化范围,使其温度波动小;金属电加热元件4置于自然对流PCR芯片模块6底部,自然对流PCR芯片模块6夹在两个金属电加热元件4、5之间,自然对流PCR芯片模块6由单个或阵列自然对流PCR腔体组成,自然对流PCR芯片置于自然对流PCR腔体内。滑杆7穿过滑动基座8,滑杆7两头固定在上下基座10、11上,滑动基座8沿着滑杆7上下滑动,两个金属电加热元件4、5及自然对流PCR芯片模块6置于上基座10和滑动基座8之间,锁紧滑动基座8上正对滑杆7的螺母9,可固定滑动基座8。至少一个自然对流PCR芯片放置于热敏电阻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49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