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伏电池组串运行参数的检测方法及相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2295.0 | 申请日: | 2016-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34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平;谢小平;杨存龙;孙玉泰;侯金龙;张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50/10 | 分类号: | H02S5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冯艳莲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组 运行 参数 检测 方法 相关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光伏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伏电池组串运行参数的检测方法及相关装置,通过向各个逆变器发送指令,来控制各个逆变器在同一时间、采用同样的检测参数采集与自身连接的光伏电池组串的运行参数,这样,将传统的串行检测更换为并行检测,不仅能大大缩短了检测周期,提高执行效率,而且还能够保证不同光伏电池组串的检测数据具有有效的对比性,保证数据一致性不受环境影响。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伏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光伏电池组串运行参数的检测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光伏电池组件是实现光电转换的基本单元,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直流电能。实际光伏电站应用中一般将多个光伏电池组件串联构成光伏电池组串,再将一个或多个并联的组串连接到并网逆变器,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输送到交流电网上。
一般情况下,光伏电池组件的输出功率特性由电池组件的自身状态,外界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等因素决定。电池组件在工作中,会出现由于内部单元故障、光致衰减特性等原因导致输出功率降低。由于组件一般工作在串并联状态,这些局部的、个别的组件功率衰减或下降将导致组串的输出功率大幅度降低,并进而导致整个电站的发电量降低。因此,需要及时检测发现和排查发生故障、或者处于异常工作状态下的组件,并加以维修或整改,保障系统发电量。一般来说,在排查过程中,需要以组串为单位进行检查。
但是,在大型光伏电站中,光伏电池组串的数量非常多,分散面积广,排查范围要覆盖整个光伏电站,需要人工逐个检测,野外检测过程中环境状态一直在变化,这样不但无法保证不同组串在同一光照和温度条件下进行检测,不能对不同组串进行有效对比,而且检测量非常巨大,检测周期非常长,检测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电池组串运行参数的检测方法及相关装置,用以解决光伏电站中光伏电池组串检测周期长且无法有效对比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光伏电池组串运行参数的检测方法,包括:光伏电站中的电站监控系统向与所述电站监控系统连接的各个逆变器分别发送组串检测指令,所述各个逆变器上分别连接有待检测的光伏电池组串,所述组串检测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各个逆变器:在相同的时间、按照相同的检测参数,检测与自身连接的光伏电池组串的运行参数;所述电站监控系统接收所述各个逆变器反馈的与自身连接的光伏电池组串的运行参数的检测结果,并对所述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处理。
这样,通过将传统的串行检测更换为并行检测,缩短了光伏电站中光伏电池组串的检测周期,大大提高了执行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组串检测指令包括时间同步指令和运行参数检测指令;
所述时间同步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各个逆变器与所述电站监控系统之间实现时间同步;
所述运行参数指令中包括所述检测参数,所述运行参数指令用于在所述各个逆变器与所述电站监控系统之间实现时间同步之后,指示所述各个逆变器分别按照所述检测参数检测与自身连接的光伏电池组串的运行参数。
这样,通过电站监控系统向各个逆变器下发相同的检测参数,指示各个逆变器按照相同的检测参数检测光伏电池组串的运行参数,可以保证数据一致性不受环境影响,且可以保证各个逆变器采集的数据具有可对比性,也就是能够保证检测的不同光伏电池组串的运行参数具有有效对比性。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参数包括:检测启动时间,检测电压的起始值、终止值;所述检测电压的起始值为所述各个逆变器分别连接的光伏电池组串的开路电压中的最高值或者为设定值;所述检测电压的终止值为0或者为设定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22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