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货舱油漆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12063.5 | 申请日: | 2016-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7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娇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鼎衡造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3/00 | 分类号: | B05D3/00;B05D3/04;B05D3/12;B05D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8 | 代理人: | 严文典 |
地址: | 225217 江苏省扬州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货舱 油漆 施工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漆工艺,具体涉及货舱油漆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船舶的广泛使用在很多领域,尤其是在运输领域,在长距离的海运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大量的船舶,这些船舶常常在海洋上行驶,遇到的都是强酸碱的工作环境,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需要在船舶上涂上防护油漆,才能够提高船舶的抗腐蚀能力,避免船舶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受到腐蚀,造成船舶的损伤,影响了船舶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腐蚀,涂装方便的货舱油漆施工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货舱油漆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钢板表面的的处理:清除或磨圆全部尖锐边角,去除剥离层,去除全部松散的焊渣,附着良好,分布稀疏的焊渣,稠密的焊渣必须通过打磨去除。
(2)焊缝缺陷修理喷砂:焊缝和车间底漆破损区域需喷砂,通常要求至Sa2.5( ISO8501-1:2007),认可的硅酸锌车间底漆去除并打砂至Sa2级,其他类型的车间底漆需去除并打砂至Sa2.5级,表面平均粗糙度相当于Rugotest标准的N0.3,BN10,或Keane-Tator比较板的3.0G/S或ISO比较板的中等级(喷砂)。
(3)焊缝表面处理:用适当的清洁剂去除油脂,在喷砂之前盐和其他污染物用高压水清水清洗。
(4)整体喷涂装:由于47500是高粘度产品,所以需要特涂的设备尺寸,推荐无气喷涂设备:泵比率:至少45:1,喷出量:12升/分钟,进料压力:最小0.6兆帕,喷管:最长100米/内径12.7毫米,最长30米/内径9.5毫米,最长6米/内径6.4毫米,筛网:60目,喷孔:0.53-0.58毫米,扇角:60°-80°,施工完成后,立即用工具清洗剂清洗设备。
(5)漆膜修补:在分段阶段,在冲砂结束后,涂装环境要求相对湿度低于85%,钢板温度高于露点温度3℃,施工一度 临时保护漆,在合拢结束后,且货舱面火工结束以后,进行整体拉毛至有粗糙度,然后统喷度,在统喷时,获得连续,无针孔的的涂膜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喷嘴尺寸要适宜,不要太大,喷枪离表面的距离要适当、一致,保持在30-50cm之间,此外对边角,开口处必须特加小心,所以通常采用条状涂层,在第一度油漆喷涂结束后,喷涂第二度油漆之前,我们要参考其复涂间隔。
(6)通风:恰当的成膜取决于干燥期间是否有足够的通风,直至漆膜完全干燥,在此期间1升未稀释的47500要挥发27升溶剂蒸汽。爆炸下限为0.6%通常,要达到爆炸下限的10%的安全要求,理论上1升油漆需要45立方米空气的通风量。
本发明的优点是:在船舶全面涂装之前进行表面的预处理,能够消除船舶表面的焊渣,让船舶表面在后续涂装过程中,涂装的效率更好,表面预处理的能力提升,使得船舶外表面不会受到腐蚀,保证了船舶涂装的顺利进行,涂装的效果和效率得到了保证。
具体实施方式
货舱油漆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钢板表面的的处理:清除或磨圆全部尖锐边角,去除剥离层,去除全部松散的焊渣,附着良好,分布稀疏的焊渣,稠密的焊渣必须通过打磨去除。
(2)焊缝缺陷修理喷砂:焊缝和车间底漆破损区域需喷砂,通常要求至Sa2.5( ISO8501-1:2007),认可的硅酸锌车间底漆去除并打砂至Sa2级,其他类型的车间底漆需去除并打砂至Sa2.5级,表面平均粗糙度相当于Rugotest标准的N0.3,BN10,或Keane-Tator比较板的3.0G/S或ISO比较板的中等级(喷砂)。
(3)焊缝表面处理:用适当的清洁剂去除油脂,在喷砂之前盐和其他污染物用高压水清水清洗。
(4)整体喷涂装:由于47500是高粘度产品,所以需要特涂的设备尺寸,推荐无气喷涂设备:泵比率:至少45:1,喷出量:12升/分钟,进料压力:最小0.6兆帕,喷管:最长100米/内径12.7毫米,最长30米/内径9.5毫米,最长6米/内径6.4毫米,筛网:60目,喷孔:0.53-0.58毫米,扇角:60°-80°,施工完成后,立即用工具清洗剂清洗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鼎衡造船有限公司,未经中航鼎衡造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20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