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锁抗冲击锁点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9535.1 | 申请日: | 2016-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50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田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驰行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5/10 | 分类号: | E05B15/10;E05B15/12;E05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9 | 代理人: | 宛文鸣,胡耀成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锁 冲击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锁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锁抗冲击锁点结构。
背景技术
电子锁属于锁具的一种,其分类也较多,例如,电子密码锁,在安全技术防范领域内具有防盗报警功能的电子密码锁代替传统的机械式密码锁,克服了机械式密码锁密码量少、安全性能差的缺点,使密码锁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性能上都大大提高一步。
不仅局限于电子密码锁,现有的很多常用电子锁因其高密匙量、管理方便的特点,在很多用锁领域有取代传统机械锁的趋势。这些电子锁一般采用单锁点结构,这是因为采用的马达或电磁铁等执行机构在设计上采用单锁点结构是最容易实现的,但这一设计却给锁具带来了新的问题,就是抗冲击力的不足(锁定件足够轻的情况下其实冲击力带来的影响不会大,但因为需要足够的锁定力,锁定件一般需要足够强度的设计,也就无法做到足够轻),尤其是该锁点位于易受冲击的前面板时,单一锁点很容易由于冲击力的影响改变锁定状态,例如,类似同类产品,只需使用胶锤从上部敲击,即可无匙开启。
因此,针对以上方面存在的缺陷,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有效创新。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锁抗冲击锁点结构,通过将通常采用的上下锁定方向更改为前后方向,从而在不改变单锁点设计的情况下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锁抗冲击锁点结构,包括主锁体、副锁体、锁栓,所述副锁体固定安装在门框上,所述主锁体固定安装在门上,此主锁体与副锁体分别带有锁栓孔,锁栓孔内部插入锁栓,所述锁栓颈部带有锁栓卡珠位,其中的主锁体内部带有滑槽并且此滑槽其中一端开设卡孔,此卡孔与锁栓孔相连通;所述滑槽内部固定安装一段卡销,此卡销里端带有一段弹簧顶位,此卡销外端则与卡珠相接,所述滑槽中部带有一个卡口,所述卡销下方的主锁体上设置开锁控制机构;
所述开锁控制机构与卡销成垂直90°状态,若锁具锁定,锁栓从主锁体中插入到副锁栓的锁栓孔中,卡珠在锁栓卡珠位处卡紧锁栓,卡销的弹簧顶位处设有推动卡销的弹簧,卡销推动卡珠,使开锁控制机构垂直插入到卡销下方的卡口内部。
相应地,所述开锁控制机构由门外向门内方向卡紧卡销,使卡珠卡紧锁栓,使锁栓向上无法脱离锁栓孔,从而锁定。
若锁具开锁,开锁控制机构在主锁体内由门内往门外与卡销成垂直90°运动,开锁控制机构脱离卡销的卡口,向上提升锁栓,卡珠向外运动,卡销的弹簧顶位自然压缩弹簧,使锁栓脱离锁栓孔,达到开锁。
本发明所述的电子锁抗冲击锁点结构的有益效果为:由于电子锁具受到的冲击力只能来自于上、下、左、右、前这五个方向,而后方向无法提供冲击力(门内向门外),所以本结构将通常采用的上下锁定方向更改为前后方向,从前方向(门外向门内)提供的冲击力是让其进入锁定方向的力,而后方向(门内向门外)提供的冲击力才能让其解锁,从而在不改变单锁点设计的情况下,提升了抗冲击力的性能,增强了锁具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电子锁抗冲击锁点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电子锁抗冲击锁点结构的锁定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电子锁抗冲击锁点结构的锁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电子锁抗冲击锁点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
1、主锁体;2、副锁体;3、锁栓;4、卡销;5、卡珠;6、弹簧顶位;7、开锁控制机构;8、锁栓卡珠位;9、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子锁抗冲击锁点结构,包括主锁体1、副锁体2、锁栓3,所述副锁体2固定安装在门框上,所述主锁体1固定安装在门上,此主锁体1与副锁体2分别带有锁栓孔,锁栓孔内部插入锁栓3,所述锁栓3颈部带有锁栓卡珠位8;其中的主锁体1内部带有滑槽并且此滑槽其中一端开设卡孔,此卡孔与锁栓孔相连通,同时,所述滑槽内部固定安装一段卡销4,此卡销4里端带有一段弹簧顶位6,此卡销4外端则与卡珠5相接,该卡珠5位置处于卡孔与卡销4之间;相应地,所述滑槽中部带有一个卡口9,所述卡销4下方的主锁体1上设置开锁控制机构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驰行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驰行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95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系统指纹锁
- 下一篇:存车塔库与住宅楼同层存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