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浓度传感器保护罩及光学浓度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9008.0 | 申请日: | 2016-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82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顾一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正扬电子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地址: | 52375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浓度 传感器 护罩 测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学浓度传感器保护罩,包括外盖和气泡隔罩,所述气泡隔罩嵌装在所述外盖的内侧;所述外盖上开设有对流孔;所述气泡隔罩上开设有进液孔。本方案还公开一种包括上述保护罩的光学浓度测试装置。本方案通过设置保护罩对传感器主体进行保护,一方面避免传感器主体受碰撞或挤压而损坏,延长传感器主体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使保护罩内侧的待测溶液趋于静止,提高测试结果的精度。另外,本方案通过在外盖的外侧设置气孔挡板,防止待测溶液在浇灌过程中直接进入测试区域内,同时避免灰尘等污染物进入测试区域内影响测试结果的精度,从而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感器保护罩及测试装置,进一步涉及一种浓度传感器保护罩及浓度测试装置,更进一步地,涉及一种光学浓度传感器保护罩及光学浓度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尿素或者基于尿素的溶液经常被用在汽车应用中来减少废气排放。例如,一些柴油动力机动车辆包括与燃料箱分离的尿素箱,该尿素箱用于携带诸如汽车尿素溶液之类的工作液。汽车尿素溶液被存储在尿素箱中,并且被喷射到车辆的尾气中以便将氮的氧化物转换成基本氮元素和水,从而减少了车辆的有害排放。
随着国四标准和更高排放标准的全面执行,所有重型商用车必须安装SCR系统或等同排放后处理装置,而当前绝大部分车厂优先选择SCR系统,因而必须使用尿素。车用尿素溶液必须保证在一定的浓度范围才可充分的将氧化物转化为氮气和水,浓度过高会带来NH3的二次污染,浓度过低则达不到排放标准要求,而基于欺骗使用自来水、海水或者误加柴油等其他溶剂甚至可能会造成昂贵的后处理系统被损坏。随着OBD车载诊断系统的强制执行,在排放不达标或者尿素品质浓度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下,车辆会被限扭,甚至限制启动。因此随着国外欧六的实施,品质传感器成为强制安装部件。基于上述情况,检测尿素在尿素溶液中的浓度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现有技术公开一种测量液体的传感器,包括:
可操作地耦合到布置在液体溶液中的内腔的光源,该光源被配置为发出光并且将该光传输到所述内腔;可操作地耦合到所述内腔的光检测器,该光检测器被配置为从所述内腔接收所述光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由所述光源发出的光和由所述光检测器接收到的光的所述部分来确定所述液体溶液的浓度或品质。
上述测量液体的传感器虽然可以对尿素浓度进行测量,但该方案无法在尿素浓度测试过程中消除影响测试精度的因素,例如,该方案无法提前消除待测溶液中的气泡,若待测溶液中掺杂有气泡,将会影响尿素浓度的测试精度,因此,通过上述方案得到的尿素浓度的测试结果的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浓度传感器保护罩,对传感器主体进行保护,避免传感器主体受碰撞或挤压而损坏,延长传感器主体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浓度传感器保护罩,使保护罩内侧的待测溶液趋于静止,提高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浓度测试装置,有效保护传感器主体,延长传感器主体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测试精度。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光学浓度传感器保护罩,包括外盖和气泡隔罩,所述气泡隔罩嵌装在所述外盖的内侧;
所述外盖上开设有对流孔;
所述气泡隔罩上开设有进液孔。
优选的,所述外盖和气泡隔罩均采用非透光材料制成。
具体地,通过设置保护罩对传感器主体进行保护,避免传感器主体受碰撞或挤压而损坏,延长传感器主体的使用寿命。
作为光学浓度传感器保护罩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气孔挡板,所述外盖上开设有第一排气孔,所述气孔挡板遮盖所述第一排气孔,所述气孔挡板与所述第一排气孔之间具有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正扬电子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正扬电子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90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