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线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8954.3 | 申请日: | 2016-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36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市联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18;H01B7/28;H01B7/282;H01B7/29;H01B7/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96 | 代理人: | 李韵 |
地址: | 324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线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线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通用的电线电缆从内到外一般包括导线、内护层、铠装层和外护层,普通电线电缆没有铠装层,没有铠装层的一般电线电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磨破、露皮、漏电故障,造成电线电缆的导线还很新,而护套提前老化,直接影响到电线电缆的使用寿命和人身安全,造成资源浪费。使用传统材料的耐火电线电缆,只能保证在火焰条件在一定时间的维持其正常供电,也不能在承受水淋、撞击的状态正常运行。究其原因是在火焰条件下,耐高温粘结剂已失去其粘结性,玻璃纤维布己失去其机械强度,云母鳞片之间的结合力己经相当地松散,在水淋条件下,云母带结构耐火层的绝缘电阻急剧下降,而无法维持线间的绝缘电阻而出现短路。出现机械撞击时,己经燃烧得相当松散的云母带结构变得更加松散和脱落,也无法保持其绝缘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计简单、强度高、静电屏蔽功能强、耐火性能好和绝缘效果好的电线电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线电缆,包括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设置有三层,由外到内分别是外保护层、耐火层和第一屏蔽层,所述外保护层、耐火层和第一屏蔽层为一体化设置,所述保护层内部设置有一根以上的电缆主体,所述电缆主体设置有四层,由外到内分别是绝缘层、第一加强层、第二屏蔽层和导体,所述电缆主体与保护层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层,所述耐火层由按重量份数配比的高岭土30‐50份、硼酸20‐24份、硅酸钠18‐20份、铝土矿28‐30份、氮化硼16‐18份、二氧化硅18‐20份、莫来石23‐30份、碳化硅22‐24份、刚玉12‐16份、氧化镁16‐18份、氧化钙12‐14份、氧化铬16‐20份、硅酸二钙12‐16份、硅酸三钙12‐16份和硅酸锆16‐18份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外保护层为树脂绝缘层,提高了电线电缆的绝缘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加强层内部设置有一条以上的加强筋,提高了电线电缆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导体与第二屏蔽层之间设置有橡胶层,提高了电线电缆的绝缘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外保护层表面设置有防水膜,防止电线电缆受雨水腐蚀。
进一步的,所述外保护层和耐火层之间设置有荧光层,当电线电缆的外表面磨损比较严重时,可以观察到有荧光,及时更换。
进一步的,所述外保护层上设置有刻度,利于计算出电线电缆的长度。
耐火层的制造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取高岭土30‐50份送入煅烧炉中,煅烧温度从880℃逐渐升到1100℃,升温速率为10℃/min,然后在1100℃下再煅烧2小时,保温2小时,自然冷却出料,备用;
2)取铝土矿28‐30份送入气流粉碎机中粉碎成200nm‐300nm的粉末,再添加硼酸20‐24份和硅酸钠18‐20份,送入加热器中,温度升至500‐600℃,持续1‐2小时,备用;
3)取莫来石23‐30份、碳化硅22‐24份和刚玉12‐16份送入气流粉碎机中粉碎成颗粒,再送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备用;
4)将步骤1)、步骤2)和步骤3)中制得的原料送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送入熔融炉中,温度升至900‐1000℃,持续2‐3小时,备用;
5)取氧化镁16‐18份、氧化钙12‐14份和氧化铬16‐20份送入加热器中,温度升至60‐80℃,再添加硅酸二钙12‐16份、硅酸三钙12‐16份和硅酸锆16‐18份,自然冷却至室温,备用;
6)将步骤5)中制得的材料送入步骤4)中,温度升至1000‐1200℃,持续3‐5小时,得到熔融物,备用;
7)将步骤6)中的熔融物注入模中浇注养护12小时脱模,再常温养护五天,即可制得电线电缆的耐火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电线电缆设计简单,通过设置有第一屏蔽层和第二屏蔽层,增强了电线电缆本身的静电屏蔽功能;通过设置有耐火层,提高了电线电缆的耐火性能;通过设置有绝缘层,提高了电线电缆的绝缘效果;通过设置了第一加强层和第二加强层,大大提高了电线电缆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电线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市联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衢州市联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89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