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系统和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8755.2 | 申请日: | 2016-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97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M·A·利辛格;C-H·泰;J·L·沃利;P·纳拉莫苏 | 申请(专利权)人: | 意法半导体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5/2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潘聪 |
地址: | 美国得***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系统 驱动 电路 | ||
各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图像增稳电路,该光学图像增稳电路包括具有功率波形生成器和功率波形转换电路的驱动电路。该功率波形生成器生成功率波形。该功率波形转换电路将该功率波形转换为功率驱动信号。然后,致动器由该功率驱动信号驱动从而相应地移动镜头并且对该镜头的壳体的任何移动和振动进行补偿。
技术领域
本披露涉及针对致动器生成功率驱动信号。
背景技术
数字相机已经向更小的尺寸、更低的重量以及更高的分辨率方向发展。然而,这种发展的缺点已经对图像质量产生微小的移动影响。具体地,在捕捉图像时细微的移动或振动经常引起图像模糊。这对于具有内置相机的智能电话而言尤其是一个问题,其中,使用者借助伸展开的手臂捕捉图像并且具有较大的无意识移动的可能性。图像增稳被广泛用来最小化图像模糊。当前的图像增稳方法包括数字图像增稳、电子图像增稳和光学图像增稳。通常,数字图像增稳和电子图像增稳需要大量的存储器和处理器资源。另一方面,光学图像增稳通过调整镜头位置本身来最小化存储器和处理器需求。因此,光学图像增稳对于便携式装置(如具有内置相机的智能电话和平板计算机)而言是理想的。
一般而言,光学图像增稳通过感测壳体的移动并经过调整相机镜头的位置对移动进行补偿来最小化图像模糊。例如,参见意法半导体公司罗莎(Rosa)等人的“光学图像增稳(OIS)”。光学图像增稳电路通常包括陀螺仪、控制器和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包括用于驱动致动器以便移动相机镜头的大电流源。
大多数驱动电路输出线性功率驱动信号或者标准脉宽调制功率驱动信号,该线性功率驱动信号具有恒定的电压电平,该标准脉宽调制功率驱动信号具有具备某个占空比或频率的高(即,1)电压电平和低(即,0)电压电平。例如,参见意法半导体公司罗莎(Rosa)等人的“光学图像增稳(OIS)”。线性功率驱动信号和脉宽调制功率驱动信号各自具有其自身的优点。即,线性功率驱动信号用来减少噪声,并且标准脉宽调制功率驱动信号用于功率效率。然而,驱动电路通常并不生成线性功率驱动信号和标准脉宽调制功率驱动信号两者。
发明内容
本披露提供了一种光学图像增稳电路,该光学图像增稳电路生成用于驱动致动器的功率驱动信号。
根据一个实施例,壳体包括相机镜头、用于移动镜头的致动器、位置传感器、以及具有陀螺仪、控制器和驱动电路的光学图像增稳电路。驱动电路的功率波形生成器基于从微控制器所接收的功率驱动信号生成功率波形。因此,驱动电路的功率波形转换电路将该功率波形转换为相应的功率驱动信号。然后,致动器用该功率驱动信号驱动从而相应地移动镜头并且对壳体的任何移动和振动进行补偿。
本文所披露的光学图像增稳电路能够生成线性功率驱动信号、标准脉宽调制功率驱动信号、以及多级脉宽调制功率驱动信号来驱动致动器。这些功率驱动信号的频率仅受到驱动电路的功率波形生成器和功率波形转换电路的速度限制。
附图说明
由于当结合附图进行时将更好地从以下详细说明中理解本披露的前述和其他特征和优点,因此将会更容易理解本披露的前述和其他特征和优点。
图1A是框图,展示了根据本文所披露的一个实施例的包括光学图像增稳电路的壳体的示例。
图1B是电路图,展示了根据本文所披露的一个实施例的驱动电路的功率波形转换电路的示例。
图1C是根据本文所披露的实施例的正在进行移动和校正的相机的示例。
图2是流程图,展示了根据如本文所披露的一个实施例的光学图像增稳电路的过程的示例。
图3是流程图,展示了根据如本文所披露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生成功率波形的过程的示例。
图4A是根据本文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固定顺序功率波形的第一示例。
图4B是根据本文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基于图4A的固定顺序功率波形的排序顺序功率波形的示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意法半导体公司,未经意法半导体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87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