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制水中溴代含氮消毒副产物形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7611.5 | 申请日: | 2016-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25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楚文海;褚腾飞;高乃云;丁顺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C02F101/3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制 水中 溴代含氮 消毒 副产物 形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水中溴代含氮消毒副产物形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控制水样的pH值,采用紫外光照射处理,并投加氧化剂,然后进行氯胺化消毒,最后进行曝气处理,得到去除了水中溴代含氮消毒副产物的水样。本发明的方法所使用的双氧水环保经济,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无需复杂的后续处理,只需进行微曝气,不会明显改变水质的口感;对紫外光的要求不高,不会带来昂贵的能源费用;且处理装置设计简单、操作方便,可用于处理饮用水、地下水、污水处理厂出水、工业用水等,本发明是一项安全、高效、广谱、经济的抑制水体中溴代含氮消毒副产物形成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抑制水中溴代含氮消毒副产物形成的方法。
背景技术
饮水安全是关乎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问题,饮用水消毒是保障饮水安全不可或缺的处理措施,被广泛采用的氯消毒工艺可有效杀灭细菌病毒,但也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消毒副产物(DBPs)。随着饮用水分析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饮用水中DBPs对人体危害的关注,越来越多饮用水中的DBPs被识别。其中以有着较强毒性的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最为典型。
目前得到较多关注的卤代N-DBPs主要包括:卤代乙腈(HANs)、卤代乙酰胺(HAcAms)和卤代硝基甲烷(HNMs),结构式如下所示:
卤代N-DBPs常以μg/L的水平存在于氯化消毒(自由氯、氯胺消毒等)后的饮用水中,且研究发现它们的慢性细胞毒性和急性遗传毒性是三卤甲烷(THMs)的数百至数千倍,严重危害人们的饮水健康。
相对于氯代N-DBPs,溴代N-DBPs较晚被发现,得到的研究较少,但近年来的毒理学研究发现,溴代N-DBPs的毒性大大高于氯代N-DBPs,因此,对于溴化物含量(一般大于50微克/升)较高的原水,为保障人们的饮水安全,需要对溴代N-DBPs开展综合性系统控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抑制水中溴代含氮消毒副产物形成的方法,该方法从源头控制角度入手,利用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来高效去除溴代N-DBPs的前体物,从而减少后续氯化消毒时溴代N-DBPs的产生。该方法相较同等效果的溴代N-DBPs控制技术,成本低、易于实现、便于管控、无二次污染,提高了饮用水的安全性,保障了人们的饮水健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抑制水中溴代含氮消毒副产物形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控制水样的pH值,采用紫外光照射处理,并投加氧化剂,然后进行氯胺化消毒,最后进行曝气处理,得到去除了水中溴代含氮消毒副产物的水样。
所述水样为饮用水、地下水、污水处理厂出水、工业用水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水样中溶解性有机氮的浓度为0.1~2mg/L。
所述水样中溴离子的浓度为10~100μg/L。
所述pH值为7-11,采用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中的至少一种控制pH值。
所述紫外光的波长为190~280nm,照射剂量为20~600mJ/cm2,照射时间为5~60min所述紫外光采用低压汞灯、中压汞灯、高压汞灯、氙灯、卤灯中的至少一种来提供紫外光,紫外灯的布置方式采用悬空辐照式,紫外灯与水体的距离不大于40cm。
所述氧化剂为双氧水、过碳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氧化剂的浓度为5~125mg/L。
所述氯胺化消毒是投加氨溶液和氯溶液进行消毒。
所述氨溶液为氨水、氯化铵、硫酸铵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氯溶液为液氯、次氯酸钠、次氯酸钙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76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