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07525.4 | 申请日: | 2016-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1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吴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斌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陈敏 |
地址: | 3151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原发性 痛经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药。
背景技术
原发性痛经即功能性痛经。痛经是指月经期疼痛,常呈痉挛性,集 中在下腹部,其他症状包括头痛、乏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腰 腿痛。是年轻女性十分常见的病症。原发性痛经不伴有明显的盆腔器质 性疾病。
原发性痛经常发生在年轻女性,原发性病经的发生除体质、精神因 素外,主要与病人分泌期子宫内膜内前列腺素(PG)F2α含量过高有关。 故痛经经常发生在有排卵的月经周期。PGF2α是在孕激素作用下的分泌 期子宫内膜内合成,其受体在子宫肌壁,月经期子宫内膜破碎,PGF2 α即被释放出来,刺激子宫肌肉强烈收缩,使子宫内压力增高,局部血 流量减少,缺血、缺氧,从而引起疼痛。另外,子宫颈管狭窄,子宫过 度倾屈,导致经血外流不畅,亦可引起痛经。
中医:痛经,月水来腹痛,经行腹痛,经期腹痛,经痛。中医学认 为:妇女在经期及月经前后,生理上冲任的气血较平时变化急骤,此时 若感病邪或潜在病因与气血相干,以致冲任、胞宫气血运行不畅,则" 不通则痛";或致冲任、胞宫失于濡养,而"不荣则痛"。痛经多因情志所 伤。六淫为害,导致冲任阻滞,或因精血不足,胞脉失于濡养所致。
本发明所涉及药材研究现状如下:
肉穗草【别名】家阿麻。【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 物肉穗草的全草。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切碎晒干。【性 味】味甘;涩;性凉。【归经】归肺经、肾经、肝经。【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消肿解毒。主热毒血痢;暑湿泄泻;肺热咳嗽;目赤肿痛; 吐血;疔疮肿毒;外伤红肿;毒蛇咬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15~30g。【摘录】《中华本草》。
人面子【别名】人面果、银莲果。【来源】药材基源:为漆 树科植物人面子的果实。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果实,晒干,或渍盐。 【性味】甘酸,平。【归经】脾;胃;肝经。【功能主治】健胃;生 津;醒酒;解毒。主食欲不振;热病口渴;醉酒;咽喉肿痛;风毒疮 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g。【摘录】《中华本草》。
三股筋【别名】香叶,楠木香、梅叶香、羊角香、香叶子。【来 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新樟的叶。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鲜用 或晒干备用。【性味】辛;涩;温。【归经】肝;脾经。【功能主 治】祛风湿;舒筋络;散寒止痛;外用止血。主风湿感冒;风湿痹痛; 胃寒疼痛;跌打伤痛,刀伤出血。【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注意】【摘录】《中华本草》。
太平莓【别名】老虎扭。【来源】药材基源:为薇科植物太平 莓的全草。采收和储藏:6-8月割取带花、叶全草,洗净,充分晒干。 【性味】酸、苦、辛;平。【归经】肝经。【功能主治】清热,活 血。主产后腹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摘录】《中 华本草》。
千解草【别名】小常山。【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 物千解草的全株。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切段或切片晒干。【性 味】味微苦;甘;性微温。【归经】归肾经,胃经、肠经。【功能主 治】活血止痛;祛风除湿;健脾消食。主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胃脘 疼痛;消化不良;泄泻;疮疡肿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 30g。【摘录】《中华本草》。
耳草【别名】较剪草、鲫鱼胆草、山过路蜈蚣、蜈蚣草、行路 蜈蚣、节节花、鲫鱼草、龙胆草、苦胆草、节节白花、细叶假红兰、 散血草、黑头草、荞糕草、野甘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 植物耳草的全草。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性味】苦; 凉。【归经】归肺经、肠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 感冒发热;肺热咳嗽;咽喉肿痛;肠炎;痢疾;痔疮出血;崩漏;毒 蛇咬伤;乳腺炎;痈疖肿毒;湿疹;跌打损伤。【用法用量】内服: 煎汤,10~15g。【摘录】《中华本草》。
看麦娘【别名】牛头猛、山高粱、路边谷、道旁谷、油草、棒 槌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看麦娘的全草。采收和储 藏:春、夏季采收,晒干或鲜用。【性味】淡;凉。【归经】归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止泻;解毒。主水肿;水痘;泄泻;黄疸型 肝炎;赤眼;毒蛇咬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摘录】 《中华本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斌,未经吴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75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肺肿脓结核的中药配方
- 下一篇:专门用于防治哺乳期中乳汁自然流出不止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