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非法用户关闭手机来电铃声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07111.1 | 申请日: | 2016-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1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范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浪波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非法 用户 关闭 手机 来电 铃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非法用户关闭手机来电铃声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盗窃分子在汽车、火车等相对封闭公共场所窃取手机后,会立刻进行对手机进行静 音、关机等操作,从而使得附近的受害人无法通过拨打被窃取手机的方法找到手机的位置, 从而造成手机丢失。
为此,手机用户特别希望盗窃者无法关闭来电铃声和对手机进行关机操作。
发明内容
针对盗窃分子在得手后通过“将已窃取手机设置为关机或静音或拒接来电”等方式来逃 避失窃者通过打电话寻找自己手机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防止非法用户关闭手机来电铃声 的方法,其特征为:
(1)禁止用户在手机未解锁情况下将手机的输出音量调低;
(2)禁止用户在手机未解锁情况下对手机实施关机操作。
进一步,本发明提出一种对以上方法的改进方法,其特征为:禁止用户在手机未解锁情 况下将手机改为通过耳机输出声音。
更进一步,本发明提出对以上两种方法的两种改进方法,其中改进方法1的特征为:禁 止用户在屏幕未解锁的情况下,主动挂断或拒接来电。改进方法2的特征为:对于在屏幕未 解锁情况下的来电,若用户主动挂断或拒接,则在电话被挂断或拒接后,通过手机输出预定 义时长的报警音。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典型实施例1的基本原理。图中示出了此实施方式对Android操作系统自 身所进行的主要定制,该图显示:可以通过“判断当前屏幕是否被解锁”来决定是否执行音 量调节按键、开关机键、“挂断/拒接”按钮的正常逻辑功能。
图2为本发明典型实施例2中,来电接听软件的初始化流程。图示中对各事件的处理流程见 具体实施方式部分的详细说明。另外,图中并未说明对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关机事件” 处理流程的定制修改,本领域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可参考具体实施方式部分的详细说明和图 1,自行得到相应的方法。
图3为典型实施例3中,事件监听任务在收到“屏幕关闭事件”后所执行的处理流程。
图4为典型实施例3中,事件监听任务在收到“电话呼入事件”和“电话拒接事件”及“用 户主动挂机事件”后所执行的处理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使用Android系统的手机为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法,对于使用iOS操作系统 的手机,本领域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本发明得出的具体实施方法仍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之内。
本发明所属各实施例仅为示例性质,本领域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在各实施例的启示下,对 其中各种途径进行的合理组合和等价实现,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典型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主要通过对Android操作系统进行定制修改来实施本发明所述方法。本实施例 包括的软件模块有:“音量调低事件”处理模块、“关机事件”处理模块、“耳机被插入事件” 处理模块、“电话拒接事件”处理模块、和“电话主动挂机事件”处理模块。这些模块分别 对Android操作系统的“音量调低事件”、“关机事件”、“耳机被插入事件”、“电话拒接事件”、 和“电话主动挂机事件”标准处理流程进行定制修改。其中:
“音量调低事件”处理模块令Android操作系统在处理“调低音量按钮被按下”时,在 执行标准逻辑之前,先执行包括如下步骤的操作:
步骤一:获得当前锁屏状态lockState;
步骤二:若lockState指示当前处于锁屏状态,则向系统发送请求解锁和屏幕唤醒消息,
然后结束处理过程,否则继续执行;
步骤三:转到“调低音量按钮被按下”的标准处理逻辑。
“关机事件”处理模块令Android操作系统在处理“用户请求关机”事件时,在执行标 准逻辑之前,先执行包括如下步骤的操作:
步骤一:获得当前锁屏状态lockState;
步骤二:若lockState指示当前处于锁屏状态,则向系统发送请求解锁和屏幕唤醒消息,
然后结束处理过程,否则继续执行;
步骤三:转到“用户请求关机”的标准处理逻辑。
“耳机被插入事件”处理模块令Android操作系统在处理“耳机被插入”事件时,在执 行标准逻辑之前,先执行包括如下步骤的操作:
步骤一:获得当前锁屏状态lockStat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浪波,未经范浪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71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依情境响应来电与处理未接来电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通信消息的处理方法及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