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储油罐辐射状细水雾灭火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105101.4 | 申请日: | 2016-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4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 发明(设计)人: | 夏云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建筑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2C3/06 | 分类号: | A62C3/06;A62C31/02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5 | 代理人: | 胡东升;王伟 |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储油罐 辐射状 水雾 灭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油罐辐射状细水雾灭火系统,属于消防及火灾科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对油品消耗量的日益剧增,储油罐重特大火灾事故频繁发生。而传统 泡沫灭火系统的灭火速度慢,浪费灭火剂现象十分严重,也会产生二次污染;同时,灭 火后的油品由于泡沫的污染也很难被利用,经济损失较大。最关键的是采用泡沫灭火系 统时,灭火后罐内的温度仍然保持高温,一旦施加的泡沫量不够,由于高温下大量泡沫 的破灭还有可能导致部分油面重新裸露,产生二次复燃。一旦复燃,由于罐体内高浓度 油气的存在,会产生瞬间猛烈的爆炸。罐体内可燃性液体的灭火过程最关键的是在有效 扑灭火灾的同时要快速降低罐内温度。因此,需要对储油罐的灭火方式进行改进才能达 到这一目的。改造后的一种储油罐辐射状细水雾灭火系统不但可以快速、有效地扑灭储 油罐火灾,还可以在灭火后有效地降低罐体内的温度,使其低于着火点,避免二次复燃。 本发明一种储油罐辐射状细水雾灭火系统还可以应用于所有可燃性液体储罐的灭火。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油罐辐射状细水雾灭火系 统,对油罐火灾起到既快速、有效灭火,有快速、有效降低罐体内温度,以防止储油罐 的二次复燃和爆炸。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储油罐辐射状细水雾灭火系统:
在储油罐内设置悬浮于油面上的金属支架,在所述金属支架上固定设置细水雾喷射 装置,所述细水雾喷射装置通过管道与储油罐外部的高压水供送装置连通;
所述金属支架由2~3个构成同心圆结构的铝合金圈、以及连接在铝合金圈之间的 加强筋构成,在所述铝合金圈/加强筋的底部设有支撑浮球;
所述细水雾喷射装置由设于铝合金圈圆心处的高压水集合器以及八支呈辐射状等 分分布在高压水集合器外周的金属管构成,八支辐射状的金属管处于同一平面内并各自 与高压水集合器连通,各金属管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开口朝下的细水雾喷嘴。
所述加强筋设置为八根,八根加强筋呈辐射状等分分布在铝合金圈的圆周方向上; 所述支撑浮球设置为四个,四个浮球等分分布在铝合金圈的圆周方向上,各浮球形状为 椭球或球形,采用0.2~0.5毫米不锈钢板制成,并经防腐处理和水压试验,每个体积为 0.10~0.60立方米。
所述金属管共八支,材料为不锈钢管,管内径为32~40毫米,壁厚5毫米,各金 属管的一端连接在高压水集合器内,另一端封闭且距离储油罐内壁30~60厘米,各金 属管的远端有30厘米部分向上方翘起角为10°,并在向上方翘起段的中部也安装有一 个细水雾喷嘴。
所述细水雾喷嘴为不锈钢制成,喷射角为120°,入水口管径为1.5~2厘米,雾滴 直径为100~150微米,每个细水雾喷嘴(10)的间距为1.2~1.5米,出口距离辐射状的 金属管的下沿2~5厘米,距离油面为50~60厘米。
所述锁紧接合器为普通的金属消防接合器,直径50~75毫米。
所述耐高压金属软管的进水端与接合器连接,所述接合器通过输水钢管与高位水箱 连通,并在输水钢管上设置有高压消防水泵。
所述水集合器由不锈钢管制成,直径为30厘米,壁厚为3~4毫米,高度为40厘 米,下部封闭,上部一体式设置有长度为20厘米、直径为50~75毫米的不锈钢连接管, 不锈钢连接管上端部安装锁紧接合器,所述耐高压锁紧接合器与耐高压金属软管连通由 其供送高压水。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一种储油罐辐射状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灭火速度快、灭火效率高,并且 可以快速降低储油罐内可燃性气体的温度,灭火后可以使储油罐内可燃性气体的温度达 到200℃以下。克服了传统罐体泡沫灭火系统的灭火效率低、浪费泡沫严重的缺点。满 足了有效扑灭油罐火灾的目的和技术要求。
(2)本发明一种储油罐辐射状细水雾灭火系统采用浮力支架并通过四个浮球支撑, 可以始终保持灭火细水雾喷嘴的出口与液面恒定的距离。
(3)本发明一种储油罐辐射状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结构简单,既保证了有效灭火的 目的和降温的目的,又达到了重量轻、体积小,经济适用,安装、改造、维修方便的特 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建筑大学,未经安徽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51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