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冠状动脉保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05080.6 | 申请日: | 2016-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2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潘文志;周达新;程蕾蕾;葛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24 | 分类号: | A61F2/24 |
代理公司: | 上海容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7 | 代理人: | 于晓菁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冠状动脉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冠状动脉保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经导管转动脉瓣置换术的 冠状动脉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transcatheteraorticvalvereplacement)是目前心 血管介入的热门新技术,该技术是通过外周动脉送入介入导管,通过介入导管将压缩 的人工心脏瓣膜输送至主动脉瓣区打开,从而完成人工瓣膜置入,恢复瓣膜功能的, 是一种微创的置入人工心脏瓣膜的方式。该技术的侵入性小于开心手术,因而大大降 低了心脏外科手术的风险,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也大大缩短,目前在国际上已成为主 动脉瓣狭窄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TAVR前景目前被普遍看好,预计到2025年,全球 每年完成TAVR手术量将达30万例左右。
但是,该技术目前仍是一种高危的手术,可导致致命的并发症。冠状动脉堵塞是 其中一种死亡率极高的并发症,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而致死。其主要机 制是自体主动脉脉瓣膜上翻堵住冠状动脉开口。此外,瓣膜支架放置过高,使得介入 瓣膜裙边挡住冠脉开口,也可引起冠脉阻塞及心肌梗死。因此,TAVR术前应评估主 动脉根部的解剖结构,包括瓦氏窦宽度(应比瓣膜型号大3mm以上)、瓦氏窦高度(应 >15mm)以及冠状动脉高度(应>12mm)。但是如果按照此标准进行病例筛选,将有 1/4的病例被排除在外而无法接受TAVR手术。此外,即使完全按照此标准进行TAVR 手术,仍有少数病例可能发生冠脉堵塞。因此,研发用于TAVR术冠状动脉保护的装 置,使得诸多的主动脉根部条件不符合条件患者也能行TAVR术,具有巨大社会效益 和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为TAVR术提供 冠状动脉的保护,避免TAVR引起冠状动脉堵塞的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冠状动脉保护装置,该装置也是经外周动脉 途径植入升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的结合处的,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之前植入,可保障 TAVR术中和术后冠状动脉血流的通畅,避免冠状动脉闭塞并发症的发生,使得升主 动脉根部解剖结构不符合目前标准的主动脉瓣疾病患者实现经导管主动脉瓣的置换。
本发明提供的冠状动脉保护装置包括用于将潜在的阻挡物与冠状动脉开口隔离的 隔离部件和用于固定该隔离部件位置的固定部件,该隔离部件与该固定部件相互连接 在一起;该隔离部件的工作位置为升主动脉根部与冠状动脉的结合处。其中,所述潜 在的阻挡物可以是上翻的自体主动脉脉瓣膜、介入瓣膜裙边或其它任何可能会造成冠 状动脉堵塞的物件。
该冠状动脉保护装置可在径向扩张的第一形态和径向收缩的第二形态之间变换; 其中,所述第一形态为该装置被植入人体升主动脉根部与冠状动脉结合处的预定位置 后的工作形态,所述第二形态为该装置被经导管输送时的输送形态。
进一步,所述第二形态为细条状,使之能够装载于一定内径的长条状输送鞘管内, 从体外沿着人体动脉送到升主动脉根部。
优选地,该隔离部件具有网格结构,不会影响血液的流动;进一步优选地,该隔离 部件为管状,血液能从周围流入该隔离部件的内腔;更进一步,该管状隔离部件的工 作状态为沿升主动脉的轴向排布。
优选地,该固定部件的工作位置为冠状动脉内,该固定部件通过与冠状动脉壁之 间的静摩擦力来固定该冠状动脉保护装置的位置,以防止整个装置移位脱落;进一步 优选地,该固定部件为具有网格结构的管状;在这种情况下,其第一形态的截面直径 应适合冠状动脉的内径,以比冠状动脉内径略大为佳,通常优选为2-5mm;优选地, 该固定部件的长度为2-6cm,所述长度也即该固定部件进入冠状动脉的深度。
优选地,所述管状为圆管状或椭圆管状,该结构具有较强的支撑力,不易变形; 对于隔离部件,当介入瓣膜被植入升主动脉中后会对该隔离部件产生压迫作用,较强 的支撑力能保持管体内血流的通畅;对于固定部件,较强的支撑力可产生更好的摩擦 作用从而更牢固地固定,且也能保持管体内血流的通畅。
优选地,所述网格结构为菱形网格结构,该结构可进一步提高支撑力;构成隔离 部件网格结构的网格线可以比固定部件的网格线略粗,因为隔离部件需要更强的支撑 力。
优选地,所述隔离部件的直径为4-8mm,所述隔离部件的长度为5-1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50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前髁匹配型人工膝关节股骨假体
- 下一篇:一种易于插接分支的支架型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