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态背光调节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4786.0 | 申请日: | 2016-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35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姚方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4 | 分类号: | G09G3/34;G09G3/3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梁顺宜,郝传鑫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态 背光 调节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态背光调节方法和动态背光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液晶显示设备多采用动态背光调节技术,以达到节能目的。传统的动态背光调节方法大多是根据显示设备的显示画面亮度与背光值的映射关系来获取显示设备的背光值,再直接向显示设备写入对应的背光值来进行背光调节。该方法存在如下缺点:根据映射关系获取显示设备的背光值,并直接向显示设备写入背光值,导致背光调节过程快速且不稳定,会造成显示画面闪烁,从而导致显示设备输出闪动画面,显示画面的显示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态背光调节方法及装置,能够对显示设备的背光值进行缓慢、稳定的调节,防止显示设备因背光值变化太快而造成显示画面闪烁,同时,还能避免显示设备的背光调节受输入显示信号波动的干扰而影响显示画面的显示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动态背光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上个判断周期显示设备的显示画面状态,在当前判断周期开始对显示设备的目标背光值进行赋值;
根据预设的读取周期读取显示设备的显示画面亮度;其中,每一所述判断周期包括N个读取周期,N≥2;
在每次读取所述显示画面亮度后,根据当前判断周期的所述目标背光值与上个判断周期的目标背光值计算最终背光值,其计算公式为:
VALBL=[BLlast+(BLcurrent-BLlast)×n/N)]×Q
其中,VALBL表示最终背光值;BLlast表示上个判断周期的目标背光值;BLcurrent表示当前判断周期的所述目标背光值;n表示在当前判断周期内第n个读取周期读取到所述显示画面亮度,1≤n≤N;Q表示用户调节系数,0﹤Q≤1;
根据每次计算得到的所述最终背光值调节所述显示设备的背光值。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根据上个判断周期显示设备的显示画面状态,在当前判断周期开始对显示设备的目标背光值进行赋值,具体为:
若上个判断周期显示设备的显示画面为静态画面,所述目标背光值赋值为预设的亮度最大值;
若上个判断周期显示设备的显示画面为活动画面,所述目标背光值赋值为上个判断周期所读取的所有显示画面亮度的平均值。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在每次读取所述显示画面亮度后,根据当前判断周期的所述目标背光值与上个判断周期的目标背光值计算最终背光值满足:
每次计算得到的所述最终背光值的变化量为当前判断周期的所述目标背光值与上个判断周期的目标背光值之间的差值的1/N。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在每次读取所述显示画面亮度后,根据当前判断周期的所述目标背光值与上个判断周期的目标背光值计算最终背光值前,还包括步骤:
计算绝对差值和以及相对差值和,计算公式为:
SUMabs=∑|Bi-Bi-1|,SUM=∑﹙Bi-Bi-1﹚
其中,SUMabs表示绝对差值和,SUM表示相对差值和,2≤i≤N;Bi和Bi-1分别表示第2至第N个读取周期内当前读取时刻所读取的显示画面亮度、上个读取时刻所读取的显示画面亮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步骤:
在每个所述判断周期结束时,根据对应的所述绝对差值和及相对差值和判断对应的所述判断周期显示设备的显示画面状态,其中,若对应的所述绝对差值和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误差阈值并且对应的所述相对差值和小于或等于预设误差阈值,则判定为对应的所述判断周期内显示设备的显示画面为静态画面;否则,判定为对应的所述判断周期内显示设备的显示画面为活动画面;所述第一预设误差阈值通过公式(N-1)×GAP计算,其中,GAP为所述预设误差阈值。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根据上个判断周期显示设备的显示画面状态,在当前判断周期开始对显示设备的目标背光值进行赋值后,还包括步骤:
在所述目标背光值小于预设的最小背光值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背光值赋值为所述预设的最小背光值。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在第一个所述判断周期开始前,对显示设备的当前判断周期的目标背光值和上个判断周期的目标背光值进行赋值,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47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