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码输入界面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4632.1 | 申请日: | 2016-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73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郑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盛世科技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34 | 分类号: | G06F2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刘延喜;王增鑫 |
地址: | 52375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码 输入 界面 切换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及信息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码输入界面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实时监控用户界面,以获取用户界面上的当前操作信息;判定当前操作信息表征当前操作处于密码输入场景时,唤起密码生成模块以展示所述密码输入界面,所述密码输入界面用于显示所述密码生成模块生成的多个图文区;响应于每次信息单元的选定,对所述信息单元进行过滤以确定其中的信息元,并将该信息元隐式显示到该用户界面的相应密码输入位置。本发明不仅可大大提高选定信息元的迷糊程度及密码输入的模糊程度,进而提高密码设置/输入校验过程的安全性,且对密码校验处理过程及对应密码输入法的调用过程进行了相应的优化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及信息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码输入界面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类安全问题不断发生,人类安全意识不断提高,现今被广泛使用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通常会设定开机密码,隐私文件的密码加锁等,都存在密码安全输入方法的应用,也因此密码的安全输入方法变得尤为重要,逐渐应用于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如在移动终端中,通常提供一基于触摸反馈的显示屏,可以通过触摸按键输入数字、输入密码,人脸拍照输入密码,以及九宫格画线等方式输入密码。这些方式都存在很大的不足,其中,通过触摸按键输入和九宫格画线的方式容易被旁人偷窥而泄露密码,人脸拍照输入密码容易被静态图片破解。可见,上述方法都不具有足够的隐蔽性和可靠性,容易被破解。
现有技术中,有不少实现密码模糊输入的方案,一种方案中,让第一按键上显示提示字符,由用户依据提示字符自行推测真正的密码字符所在的第二按键,通过这种间接的映射关系企图实现模糊输入的目的,无疑增加了复杂度,特别在一些限时输入的应用中,这种方案是低效的。
其他方式中,在同一个按键中提供多个字符,其中一个为正确的密码字符,用户一旦选择该按键,依据集合关系,便可确认用户输入的正确的字符,以此实现密码校验,这种方式实现的模糊输入,虽然对用户直观,但其隐蔽性是相对不足的。
另外,上述现有技术中所述的方案皆未对密码输入进一步模糊化,也未对密码校验处理过程及对应密码输入法的调用过程进行相应的优化处理。
结合以上的分析可知,实现密码的模糊输入,进一步故意模糊输入的字符的精确度,并且使得密码输入过程具有足够的隐蔽性,从而确保密码设定、校验的安全性,以及对密码校验处理过程及对应密码输入法的调用过程进行相应的优化处理,是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旨在至少解决上述一个问题,提供了一种密码输入界面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
为实现该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密码输入界面切换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实时监控用户界面,以获取用户界面上的当前操作信息;
判定当前操作信息表征当前操作处于密码输入场景时,唤起密码生成模块以展示所述密码输入界面,所述密码输入界面用于显示所述密码生成模块生成的多个图文区,每个图文区可为每次用户选定随机展示多个信息单元,且各图文区均具有互不相同的信息单元;
响应于每次信息单元的选定,对所述信息单元进行过滤以确定其中的信息元,并将该信息元隐式显示到该用户界面的相应密码输入位置。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完成与密码输入场景相适配的密码位数输入后,隐藏所述密码输入界面。
具体的,所述判定当前操作信息表征当前操作处于密码输入场景时,唤起密码生成模块以展示所述密码输入界面的过程中,具体还包括:
唤起重力传感器,以使所述密码生成模块根据所述重力传感器检测的方向信息,将所述图文区中具有的按照重叠排列的多个图文层展现出来,每个所述图文层显示其所属图文区的信息单元的一个信息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盛世科技电子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盛世科技电子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46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