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综合节电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02972.0 | 申请日: | 2016-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8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苗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赞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70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综合 节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合节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照明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需要安全照 明,也增添了提升城市形象的照明。有关部门规定:在正常照明时段,应达到标准规定的照 度,在不需要正常照明时段(例如下半夜),可仅保留安全的照度,其照度值一般掌握在标准 的一半。而目前城市形象照度往往是标准照度的几倍,远远超过国家标准,在只需要保留安 全照度的情况下,浪费了大量的能源。因此在不需要城市形象照度的时段,使照度下降到安 全照度以达到节能的目的成为必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综合节电器,其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产的上述缺点。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综合节电器,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串联的第一电感与第二电感,MCU模 块,以及分别与MCU模块相连的电源模块、采集模块、电力载波模块和驱动模块;
其中,
所述第一电感为过压绕组,所述第二电感为降功率绕组;
所述电源模块为所述MCU模块提供工作电压;
所述电力载波模块接收一电力载波信号,并将所述电力载波信号进行解调处理后发送给 MCU模块;以及接收所述MCU模块反馈的反馈指令,并将所述反馈指令转换成电力载波信号;
所述MCU模块依据所述电力载波模块发送的电力载波信号,或接收到的所述采集模块采 集的经过隔离保护后的电压信号,生成相应的MCU指令;
所述驱动模块接收所述MCU指令,驱动所述第一继电器或第二继电器动作;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一电压转换单元、一过压保护单元及一电源供应器,所述电压转换 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供应器相连以接收所述电源供应器提供的第一电压,所述电压转换 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子元件相连;
所述的过压保护单元包括信号输入端、信号处理电路、低压限幅电路、高压限幅电路, 其中,所述信号输入端接有输入电阻;所述低压限幅电路包括第一限幅控制电压、第一分压 电阻、第二分压电阻、第一限幅电容和NPN双极型晶体管;所述高压限幅电路包括第二限幅 控制电压、第三分压电阻、第四分压电阻、第二限幅电容和PNP双极型晶体管。
所述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相连的连接点与所述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串联的一端相 连;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静触点相连,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与 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静触点相连;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动触点与所述采集模块相连,所述第 二继电器的动触点与标准电感相连。
所述电压转换单元包括:供电电路、储能升压电路、正压产生电路、负压产生电路和基 准电压产生电路;其中,所述储能升压电路包括升压芯片和电感;
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升压芯片的输入端和所述电感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电感的第二端分别和所述升压芯片的控制端、所述正压产生电路的输入端、所述负 压产生电路的输入端和所述基准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供电电路用于提供单极性的输入电压;
所述升压芯片用于控制所述电感两端的电压,并将所述电感两端的电压分别提供给所述 正压产生电路、所述负压产生电路和所述基准电压产生电路;
所述正压产生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电感两端的电压产生正电压;
所述负压产生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电感两端的电压产生负电压;
所述基准电压产生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电感两端的电压产生基准电压。
所述正压产生电路为第一电荷泵电路,其中,所述第一电荷泵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电感两 端的电压产生正电压,且所述第一电荷泵电路包括N级电荷泵电路,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 数。
所述第一电荷泵电路的第N级电荷泵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其 中,
所述第一电容的负极和所述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一二 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电荷泵电路 的第N-1级电荷泵电路中的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根据所述电感两端的电压和所述第一电容的正极电压输出所述正 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赞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赞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29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等离子体点燃和维持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舞台灯光智能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