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还原冶炼电炉矿渣制造石材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00565.6 | 申请日: | 2016-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3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许正明;冯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正明;冯德明 |
主分类号: | B28B1/54 | 分类号: | B28B1/54;B28B1/087;B28B7/00;B28B7/44 |
代理公司: | 上海欣创专利商标事务所 31217 | 代理人: | 包宇霆 |
地址: | 20008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还原 冶炼 电炉 矿渣 制造 石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炼行业的矿渣处理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用于还原冶炼电炉矿渣制造石材的装置,该装置制造成的石材可应用于建材、城市石雕和园艺假山等。
背景技术
在火法还原冶炼电炉领域,如红土镍矿冶炼矿渣液态流的排渣方法为:将1000至1600℃的矿渣熔液在通过固定溜槽时,用大流量高压水对其喷洒进行水淬处理;经过热交换后的矿渣熔液转变为固态的矿渣小颗粒,排放到水渣池中。这种固体小颗粒矿渣仅能用于免烧结彩砖和路基填料,经济附加值较低。另外,绝大部分的冶炼企业因地处偏远,外运成本高,通常采用就地堆放或者深埋,从而导致矿渣的利用率低,且占用土地资源。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的将还原冶炼电炉矿渣制造高附加值石材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有如下构成:
一种还原冶炼电炉矿渣制造石材的装置,该冶炼电炉设有矿渣熔液流出的出渣口,该装置包括导流槽,该导流槽的前端与冶炼电炉的出渣口相连通;至少一个分流槽;至少一个石材成型器,该石材成型器设置在分流槽尾端的下方;在导流槽的尾端和分流槽的前端之间,设有用于将导流槽内的矿渣熔液分流到预定一分流槽内的分流控制机构。
所述分流控制机构为浇注阀门,该浇注阀门包括一个具有圆柱体形内表面的外壳和一个可旋转地安装在该外壳内的转子,所述转子具有与外壳的圆柱内表面相配合的圆柱形外表面;所述外壳设有一个第一流入口和至少一个第一流出口,所述第一流入口与导流槽的尾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流出口与分流槽的前端相连通;所述转子设有当其旋转时可选择地使第一流入口和第一流出口相连通或相断开的连接通道。
所述连接通道,具体为,所述转子具有中空内腔,并设有第二流入口和第二流出口;所述第二流入口为沿转子外表面周向延伸的槽孔。
所述第二流入口沿转子外表面周向延伸的角度略大于所有的第一流出口沿外壳内表面延伸的角度。
所述第二流出口略大于第一流出口,第一流出口略大于第一流入口。
所述分流控制机构为树杈形分流控制组件,该树杈形分流控制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三流出口)和至少一个堰塞;所述第三流出口依次设置在导流槽上,并与分流槽的前端相连通;所述堰塞设置在导流槽内、且位于第三流出口的下游处。
所述分流槽以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5至15度的方式设置。
所述石材成型器为上方开口的箱体,其四侧壁为可活动的侧面板。
所述石材成型器的底部设有用于在轨道上移动的轨道轮。
所述石材成型器靠近其底部的前后端或者左右侧处,对称地设有使其产生水平振荡动作的振荡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采用纯物理原理方法将高温的矿渣熔液浇铸成大型石材,扩大了矿渣的使用范围,可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园艺、城市雕塑等领域,极大提高了矿渣的附加值;节约了大量水资源,减少了矿渣堆放或深埋处理所占用的土地资源,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中浇注闸门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中浇注阀门转子的机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中石材成型器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可知,一种还原冶炼电炉矿渣制造石材的装置,该冶炼电炉设有矿渣熔液流出的出渣口,该装置包括导流槽10、至少一个分流槽20和至少一个石材成型器30,导流槽10的前端与冶炼电炉的出渣口相连通,石材成型器30设置在分流槽20尾端的下方;导流槽10的尾端和分流槽20的前端之间,设有用于将导流槽10内的矿渣熔液分流到预定一分流槽20内的分流控制机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流控制机构采用浇注阀门40,该浇注阀门40包括一个具有圆柱形内表面的外壳41和一个可旋转地安装在该外壳41内的转子42,所述转子42具有与外壳41的圆柱形内表面相配合的圆柱形外表面,以使矿渣熔液不致从两表面之间漏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正明;冯德明,未经许正明;冯德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05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持式纤维取向排布机
- 下一篇:一种提高木材表面超疏水膜机械稳定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