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车辆超声波实时嵌入式油量数据采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00374.X | 申请日: | 2016-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8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晶;肖智斌;范洪博;龙军;史舒鹏;薛冷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21/18 | 分类号: | G08B21/18;G08B13/12;G08B25/10;G01F1/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车辆 超声波 实时 嵌入式 数据 采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车辆超声波实时嵌入式油量数据采集装置,属于实时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克扣燃油,偷油现象目前在运输行业普遍存在。而大型车辆的油箱大,储油量高,不仅在加油时被克扣的数量较大,另外司机偷油牟利,趁司机不备利用油泵、虹吸管盗取油箱储油进行非法牟利的“油耗子”也广泛存在,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目前已有的采集模块存在计量不准、易修改、易盗取的缺陷,需要一种能够预防加油站克扣、防止司机偷油以及具有油箱防盗功能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型车辆超声波实时嵌入式油量数据采集装置,利用超声波流量计实时检测油枪加油的流量,并利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当油箱油量达到预设标准时报警,从而停止加油,数据经蓝牙模块实时发送给上位机或车载平台,并利用车载电源给电池充电,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利用油箱锁和防盗网来预防偷油,当线路被人为或意外切断时进行报警,从而震慑偷油者,也起到了一定的防盗作用。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型车辆超声波实时嵌入式油量数据采集装置,包括油箱1、油箱口2、采集模块3、油箱锁4、顶盖5、外部模块6、防爆密封圈7、车载电源8、报警模块9、导线10;所述采集模块3与油箱1通过油箱口2固定连接在一起,采集模块3上安装有油箱锁4,油箱锁4上部有顶盖5,外部模块6安装在采集模块3的一侧,导线10穿过防爆密封圈7,一端与外部模块6连接,另一端分别与车载电源8与报警模块9连接。
所述油箱锁4包括锁孔11、锁芯12、插销13、压块14;所述锁孔11位于油箱锁4正中间,锁孔11背面是锁芯12,锁芯12上有插销13,油箱锁4边缘有压块14。
所述采集模块3包括排气孔15、防爆按压开关16、进油管17、缩径管18、换能器、防腐蚀密封圈21、防盗网22、控制模块23、单片机模块24、时间测量收发电路25、开关降压电路26、蓝牙模块27、充电模块28、锂电池组29、粘合槽30,电容式接近传感器31、螺纹固定器32;
所述排气孔位15于采集模块3内部,贯通采集模块3的上下两侧,防爆按压开关16与油箱锁4的压块14相对应,并深入采集模块3内部与单片机模块24相连,进油管17与缩径管18连接并穿过防腐蚀密封圈21,防腐蚀密封圈21安装在采集模块3下端,缩径管18末端接有网状弯头,防盗网22固定在采集模块3下方且在防腐蚀密封圈21下边,换能器安装在缩径管18下游,并与时间测量收发电路25相连,单片机模块24、时间测量收发电路25、开关降压电路26位于控制模块23内,时间测量收发电路25、开关降压电路26分别与单片机模块24相连,蓝牙模块27、充电模块28、锂电池组29位于外部模块6中,充电模块28通过导线10与车载电源8连接,蓝牙模块27通过防爆密封圈7与单片机模块24连接,锂电池组29与单片机模块24、时间测量收发电路25、电容式接近传感器31相连,电容式接近传感器31位于采集模块3内部下方一侧,并伸出在采集模块3外部,螺纹固定器32与采集模块3外壳相连接,粘合槽30位于螺纹固定器32与采集模块3外壳之间。
所述换能器包括上游换能器19、下游换能器20;上游换能器19、下游换能器20的结构相同,其中上游换能器19、下游换能器20均包括防爆外壳33、电线34、阻尼块35、压电薄膜36、保护层37;其中电线34、阻尼块35、压电薄膜36位于防爆外壳33内,电线34穿过阻尼块35与压电薄膜36相连,保护层37位于防爆外壳33底部。
所述开关降压电路26包括电容C1、C2、7805三端稳压模块;其中7805三端稳压模块的Vin端口与锂电池组29的“+”极相连,锂电池组29的“-”极接地接地,电容C1一端连在Vin端口与锂电池组29的“+”极的连线上,另一端接地,7805三端稳压模块的Vout端口输出电压U1,电容C2一端接在Vout端口的输出端上,另一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03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造石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移动站、基站、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