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箍坐落式井下配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98072.3 | 申请日: | 2016-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72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卫亚明;杨旭东;肖述琴;刘双全;付钢旦;程小莉;陈勇;韩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E21B43/12;E21B33/127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108 | 代理人: | 何锐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坐落 井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田采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天然气开采过程中的一种专用井下配产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接箍坐落式井下配产装置。
背景技术
苏里格致密气田经济有效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应用井下配产技术,防止了天然气水合物形成,降低了地面集输系统的压力,简化优化了地面流程,消减了地面管线运行过程中安全环保风险。
随着气田的开发,单井压力逐步下降,气井需要放压或增压生产,部分积液气井需要采取辅助排液措施生产,因此需要打捞井筒中的井下配产装置。
目前使用的井下配产装置主要是由带齿的卡瓦卡定,“v”型组合胶筒密封,一般在使用1-2年后,气井压力降低至10MPa以下时打捞。对打捞失败井起油管发现因井下配产装置的卡瓦齿咬进油管太深,加上“v”型胶筒由于使用时间长,发生永久变形,导致打捞时井下配产装置无法解卡,打捞失败。为了消除气田后期新建井发生同类问题,急需研发一种密封稳定、安装可靠、打捞容易的井下配产装置,为致密气田稳产提供技术支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箍坐落式井下配产装置,安装时依靠油管接箍间隙坐封,矩形胶筒密封,气嘴配产;打捞时通过增大胶筒前后支撑间隙,缓解胶筒挤压程度,降低打捞张力,为致密气田气井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箍坐落式井下配产装置,由固定机构和配产机构组成,其中,
固定机构包括投放头、连接管、固定管、坐封销钉、卡环、芯杆、滑行筒、卡块、丢手管、打捞颈、丢手剪钉、半圆环、定位环、锁帽、压套、坐落爪套、坐落爪、锁钉、解封套、解封销钉、解封轴、连接套、上中心管、解封爪;
芯杆扩径端顶部外壁套装固定管,由坐封销钉锁定,以下依次套装卡环、滑行筒、打捞颈;固定管上端紧贴投放头,下端与滑行筒螺纹连接,卡环由固定管内壁凸台与滑行筒顶端限位;滑行筒下端缩颈筒插入打捞颈上部扩径筒内,由套装于滑行筒上呈均匀分布的矩形槽中的卡块定位;
芯杆缩颈端依次套装解封轴、上中心管;解封轴上端螺纹连接坐落爪套下端且由锁钉固定;解封轴下端外壁套装解封套由解封销钉锁定;解封套下端螺纹连接连接套;解封爪外壁凸肩挂接连接套内壁凹台;上中心管凸肩挂接解封爪内壁凹槽;
“鼎足”状的坐落爪套装在坐落爪套下端对称分布的轴向矩形槽内,压套套装在坐落爪套外壁上;锁帽、半圆环、定位环、坐落爪套依次套装在打捞颈缩颈端外壁上,锁帽下端螺纹连接坐落爪套,依靠打捞颈外壁凸台定位;
投放头设在固定管上方,其螺纹端穿出连接管的缩颈筒;连接管套装在投放头下端凸台与固定管上端凸台外壁上,其下端螺纹连接丢手管上端;丢手管套装在固定管、滑行筒、打捞颈、锁帽、压套、坐落爪套、坐落爪外壁上,由丢手剪钉锁定;
配产机构包括挡环、活塞套、密封筒、下中心管、锁环、缸筒、销钉、配产嘴、防砂筒、嘴座、压帽、导向头。
下中心管设在芯杆下方,其外壁依次套装锁环、缸筒;活塞套上端螺纹连接解封爪;活塞套外壁依次套装挡环、密封筒和缸筒;挡环螺纹连接连接套;缸筒与活塞套由端部凸台连接。
下中心管下部扩径孔连接由销钉锁定的嘴座,嘴座内设有由压帽压紧的配产嘴;防砂筒上下分别连接缸筒和导向头。
所述的卡块的数量依据滑行筒外径的改变而改变,至少均匀配备块以上。
所述的密封筒依据气井压力由个或多个组合使用,使其满足密封要求。
所述的坐落爪的爪头数量依据油管外径的改变而改变。
所述的配产嘴的通孔内径根据气井产量变换,使得通孔内径满足气井产量变换需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安装前,根据气井配产随时调换配产嘴,调产方便;装置安装时,利用惯性力使得丢手剪钉轻松剪断,装置座封容易;安装后,利用气井井筒压力使得密封筒二次膨胀,装置密封可靠;拆除时,向上震击使得打捞颈向上脱离坐落爪,同时剪断解封销钉,密封筒变形恢复,轻松拆除。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作业过程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作业完成后拆除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80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陀螺测斜仪内部电磁干扰误差的标定方法
- 下一篇:凿岩打钻操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