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制弯头整型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97700.6 | 申请日: | 2016-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0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朝永;王璐;王小龙;王帅龙;王辉;贾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永福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14 | 分类号: | B21D3/14;B21D26/033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2 | 代理人: | 季发军 |
地址: | 473400 河南省南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制 弯头 整型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制弯头整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流体管道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用量堪称基础件之最,作为流体管道连接部位的弯头用量也越来越大,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提高生产效率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管道连接弯头的结构一般分为焊接弯头和成型弯头,焊接弯头通常是先按弯头的夹角将直管材料切成斜面短节,然后将两个或多个短节对接焊接成型;而成型弯头一般是将直管或直管短节在压力机上压制弯曲、或在弯管机上机械弯曲,然后将两端切割成型。传统的弯头制作大多采用单件加压弯曲成型。之所以采用单件加压弯曲成型,主要是由于弯头材质的塑性,在压制弯曲成型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局部变形,因而在加压成型之后,通常需要由弯头内部进行整形。而目前整形的方法是采用与稍稍小于弯头内径的钢球塞入弯管内,再用顶杆慢慢将钢球由弯管一端通至另一端。这种方法不仅整形速度极慢,更主要的是无法对具有多个弯曲的多连体弯头一次压制成型。因此,上述弯曲成型工艺使得生产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而且质量也难于得到可靠的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且能保证成型质量的压制弯头整型方法及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制弯头整型方法,采用管内加压整型,其包括在压制成型的弯头两端密封状态下注入高压流体,在高压状态下进行,所述加压整型压力为1-300MPa,保压时间为1-30min。
所述流体采用水,并在水中混合皂化液。
所述加压整型在待整型弯头位于弯头压制模具内进行。
所述加压整型在弯头压制模具受外部压力状态下进行。
一种用于上述压制弯头整型方法的整型装置,包括弯头压制模具、弯头封堵机构和高压流体充注机构。
所述整型装置设置压力机。
所述弯头封堵机构采用快装管道密封装置。
所述高压流体充注机构包括压缩机和高压储罐,压缩机与高压储罐通过高压传输管连通,高压储罐通过高压传输管与所述弯头封堵机构连接。
所述高压储罐与所述弯头封堵机构连接的高压传输管上设置控制阀和泄压阀。
所述压缩机与高压储罐连通的高压传输管上设置单向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压制弯头整型方法采用高压流体注入弯头内部加压的方式进行整形,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大提高了整型作业效率,并减轻了劳动强度,同时可以避免弯头内部额定擦伤,提高弯头的整型质量;
2)本发明采用在弯头压制模具内,并在压力机加压的状态下进行,可以与弯头压制成型一起连续作业,且能防止注入压力过大给弯头带来损伤;
3)在加压整型作业中采用快装式管道密封机构,数秒之内可以完成弯头封堵机构的装卸,能够大幅节省作业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压制弯头整型方法,采用加压整型,其包括在压制成型的弯头3的两端密封状态下注入高压流体,在高压状态下进行,通过高压流体将弯头3在压制过程中产生的局部变形部位胀开.所述流体可采用空气。加压整型可在待整型弯头3置于弯头压制模具2内的状态下进行,以免流体压力过大时使弯头3受到损坏。当整型弯头3壁厚较薄时,比如在3mm以下,流体压力可以为1MPa,保压时间为1min,即可达到较好整型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整型方法采用的装置可包括工作台架1、弯头压制模具2、弯头封堵机构4和高压流体充注机构。其中弯头封堵机构4可采用常规的封堵机构,高压流体充注机构可采用生产系统集中高压供气或高压供液系统通过高压流体传输管5与待整型弯头3一端的封堵机构4连接。
本实施方式的整型方法进行压制弯头整型可在1-2min内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作业效率可提高5-10倍,同时只需1人操作即可完成,并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永福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永福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77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油管弯管装置
- 下一篇:金属软接管矫正器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