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质气化燃烧一体炉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96970.5 | 申请日: | 2016-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0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科莱尔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027 | 分类号: | F23G5/027;F23G5/50;F23D14/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19 | 代理人: | 张文忠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气化 燃烧 一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烧炉,尤其指生物质气化燃烧一体炉。
背景技术
生物质燃料:是指将生物质材料燃烧作为燃料,一般主要是农林废弃物(如秸秆、锯末、甘蔗渣、稻糠等),主要区别于化石燃料。在目前的国家政策和环保标准中,直接燃烧生物质属于高污染燃料,只在农村的大灶中使用,不允许在城市中使用。生物质燃料的应用,实际主要是生物质成型燃料(BiomassMouldingFuel,简称"BMF"),是将农林废物作为原材料,经过粉碎、混合、挤压、烘干等工艺,制成各种成型(如块状、颗粒状等)的,可直接燃烧的一种新型清洁燃料。
但是,对生物质燃料进行加工需要不少成本,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在还是直接将生物质燃料(主要指柴)进行燃烧。生物质气化燃烧能够很好地解决省柴和无烟燃烧的问题,但独立的气化系统通常问题很多,比如焦油问题,气化气体的量不稳定,气化装置占地大,操作麻烦等。另外,传统的柴炉有些仅仅只能做到了半气化燃烧,但通常气化效果差,火力强度不够,或者在以直燃为主在炉胆的末端加上二次补风来补充氧气的不足部分,燃烧效果差,因此其结构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结构简单、紧凑,节省柴料,干净卫生,不污染环境的生物质气化燃烧一体炉。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生物质气化燃烧一体炉,包括有壳体,该壳体内设置有炉膛,所述炉膛上设置有烟道,炉膛内设置有料筒,料筒由下部的生物质气化部以及上部的燃烧部构成,燃烧部上设置有供风口,料筒的外壁与炉膛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空隙,空隙的上端设置有上隔板,料筒下方设置有空间;壳体内设置有风机,风机与所述炉膛的内部相连通。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炉膛内设置有保温层。
上述的风机上连接有调速开关。
上述的供风口呈横向一字型等距分布。
上述的炉膛上部设置有炉圈,该炉圈与锅具底部支撑配合。
上述的空隙的下端设置有下隔板将空隙与空间隔断。
上述的风机通过风管与所述空间相连通,风机通过另一风管与所述空隙相连通。
上述的风管内设置有控制阀。
上述的空隙与空间相连通,风机通过风管与所述空间相连通。
上述的料筒的生物质气化部开设有空气进入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生物质气化燃烧一体炉,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其炉膛内设置的料筒由下部的生物质气化部以及上部的燃烧部构成,生物质的气化的条件为高温、缺氧燃烧,二者缺一不可,为了确保高温缺氧燃烧,料筒的底部设置炉箅子,炉箅子下部设置有空间,且该空间与风机连接,通过风机控制空气供应量从而保证燃烧处理缺氧状态;在生物质气化部气化后上升至上方的燃烧部进行燃烧,从而达到节省柴料和无烟燃烧的目的,大大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也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本发明生物质气化燃烧一体炉,其集生物质气化、燃烧于一体,使结构更为合理、紧凑,大大减小了占地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
图标号说明:壳体1、炉膛2、烟道21、保温层22、料筒3、空隙3a、空间3b、生物质气化部31、空气进入孔31a、燃烧部32、供风口32a、炉箅子4、上隔板51、下隔板52、风机6、调速开关61、风管71、控制阀71a、另一风管72、锅具8、炉圈81。
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
生物质气化燃烧一体炉,包括有壳体1,该壳体内设置有炉膛2,所述炉膛2上设置有烟道21,炉膛2内设置有料筒3,料筒3由下部的生物质气化部31以及上部的燃烧部32构成,燃烧部32上设置有供风口32a,料筒3的外壁与炉膛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空隙3a,空隙3a的上端设置有上隔板51,料筒3下方设置有空间3b;壳体1内设置有风机6,风机6与所述炉膛2的内部相连通。
实施例中,炉膛2内设置有保温层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科莱尔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科莱尔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69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弃物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体式生物质自力旋风气化燃烧炉